问题 不定项选择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规定食盐中必须加碘,“碘”是指碘单质

B.“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是绿色的食品

C.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CO中毒

D.“白色污染”是指某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答案

AB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六)  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无论大的还是小的,人类似乎都想找到操作它们的合适方法,利用起重机可以移动成吨重的货物;使用光镊可以拨动分子和原子,等等。最近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明,那就是通过模仿生物大分子的融合装配,使微米级的物体能够自己装配自己。  众所周知,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都能依靠形状的互补或分子间的作用力(如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来进行分子间的牵引。因此,多肽能在被基因表达后自发地折叠成有功能的蛋白质,DNA也能在扭曲成双螺旋后继续缠绕成短棒形状的染色体。然而对于比生物活性分子稍大一些的物体来说,这种作用力方式同样有效吗  为了得到答案,哈佛大学的怀特赛德和他的学生开始模仿蛋白质的融合装配,用被称为二甲基硅氧烷的疏水材料制作了一些六角形的小物体,这些小物体虽然只有几个微米大小,但怀特赛德却设法将它们中的数个黏结在一起,并在个别面上涂上了亲水物质,做成一些具有不同形状的模拟“蛋白分子”。把这些“蛋白质分子”放入水和油的混合系统后,亲水部位结合到亲水部位,疏水部位结合到疏水部位,他们果然按照设计的意图完成了自组装。  科学家认为,这项新近发明的技术可以在一些微小物体的精确安装中发挥作用,例如制造电脑芯片和微型机械,但在获得最后的成功之前,还有一个必要的步骤需要完成把这些自组装好的小东西焊接起来。因为目前里面的黏合力是如此的小,一旦从液体中拿出,它们就会像豆腐一样地散架。

下列对“这种作用力方式”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都能依靠形状的互补或分子间的作用力来进行分子间的牵引

B.氢键和疏水的作用力

C.微米级物体组装时物体间的结合

D.多肽能在被基因表达后自发地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