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

B.胎盘隔将胎盘母体面分隔成20~30个母体叶

C.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

D.妊娠中期以后羊水的主要来源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E.葡萄糖是以易化扩散方式通过胎盘,氨基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胎盘,游离脂肪酸、水、钾、钠和镁及脂溶性维生素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胎盘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妊娠晚期胎儿肺参与羊水的生成;羊膜、脐带华通胶及胎儿皮肤也生成少量的羊水。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北大之魂”蔡元培

陆  艳

  蔡元培在北大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能够外抗权势,内谋革新,办学境界高远,思路清晰,措施切实,终使北大为之一新,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心。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除了高瞻远瞩和胆气魄力,也在于蔡元培的个人魅力。

  对于蔡元培的崇高人格,世人历来称誉。有人说他“春风化雨”(冯友兰),有人说他“不言而众服”(顾孟余),也有人说他是“周公型人物”(吴稚晖)。现在也有人把他的人格魅力概括为“外和内介、守正不阿”,“严于律己、廉洁奉公”(金林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等几个方面。

  所谓“外和内介、守正不阿”,是说他性情温和,待人接物,处世论事,恬淡从容,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则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蔡元培的宽厚仁慈,有长着之风,是众口皆碑的。他对待北大的教师们,不仅关怀备至,而且温和亲切。师生们写了书向他索序,他没有不答应的。对学生和校内有志气的青年,都乐于提供帮助,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给半工半读学生提供便利条件。他对达官贵人与对校工贫生态度如一。据顾劼刚回忆:蔡元培到校的那一天,校工们排队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习以为常、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鞠了个躬,这使得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其人其品,可窥一斑。傅斯年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蔡先生之接物,有人以为滥,这全不是事实,是他在一种高深的理想上,与众不同。大凡中国人以及若干人,在法律之应用上,是先假定一个人有罪,除非证实其无罪;西洋近代之法律是先假定一个人无罪,除非证明其有罪。蔡先生不特在法律上如此,一切待人接物,无不如此。他先假定一个人是善人,除非事实证明其不然。凡有人以一说进,先假定其诚意,其动机善,除非事实证明其相反。”(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不过,蔡元培又不是不讲原则的人。傅斯年又说:“若以为蔡先生能恕而不能严,便是大错了,蔡先生在大事上是丝毫不苟的。有人若做了他以为大不可之事,他虽不说,心中却完全有数。至于临艰危而不惧,有大难而不惑之处,只有古之大宗教家可比,虽然他是不重视宗教的。”蔡元培于大是大非上绝不退让,在与守旧文人的论战中,在解聘不合格教员的决断中,在屡次抗议北洋政府的行为中,在对待学生的无理取闹等方面,都表现得很充分。

  所谓“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说蔡元培对待自己十分严格,克己节俭,安贫乐道,不以自己的私利和生活享受为意。他本着奉献的精神,一生致力于救国,从革命救国到教育救国,想的都是国家、民众,从不为个人和家庭打算,从不把职务作为谋私利的工具。他的生活非常简朴,身为北大的校长,粗茶淡饭,布衣简从。1917年,他去拜访孙宝琦,孙见他徒步而来,对他说,大学校长是有身份的人,不能再徒步走了,应该要有个代步的工具。第二次,蔡元培再去拜访,孙见其还是徒步,便亲自买了一辆新马车送给他。第三次,蔡元培因事再次前来拜访,孙见他仍未用车,才知道他是有车没马,蔡元培走后,孙马上派人把自己的马送了过去,这样蔡元培才坐上马车——当时,但凡有点身份的人,很多都坐着汽车上下班了,而以清贫为乐的蔡大校长却连马车也坐不起。

  冯友兰说蔡先生是中国“最大的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与实践者。观其一生,此言非虚也。(选自《传记文学》2011年第2期,有删节)

1.傅斯年认为蔡元培一切待人接物与众不同,其不同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提及的蔡元培个人崇高人格和迷人魅力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说蔡元培是“北大之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定项选择

(一)某日凌晨2时许,有人传言,某化工园区一化工企业要发生爆炸,导致邻近化工园区的上万人情绪恐慌,并离家出逃。当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事件,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召集相关镇区和部门进行会办,成立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现场调查事件发生原因,深入村组稳定群众情绪,维持交通秩序。同时,通过手机短信、政府网站、电视、电台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真相,向广大群众讲明该县没有发生化工企业爆炸和泄漏事故。早晨6时左右,事态平息,群众陆续返家。当日上午,县政府对外公布,经过走访群众确认,出逃事件是由谣言引起的,整个化工园区及全县范围,都没有发生一起爆炸或泄漏事故。该县属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大批化工企业入驻某化工园区,迅速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但同时当地老百姓与化工园区之间的冲突也开始频繁发生。有人认为,承接产业转移、梯度发展是正常的,付出一定代价也是难免的。

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有()。

A.要提高居民应对危机的能力,应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开展必要的应急演练

B.媒体准确、及时报道相关信息,有助于消除谣言

C. 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需承担相关社会责任

D.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需加强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