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企业自行研发一项专有技术,该项技术完成后用于企业管理,至2009年4月30日研究实际发生各项试验费用、材料费用等120万元(包含增值税),此时甲公司确定该项技术已经具有可行性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009年5月1日至10月5日甲公司又为开发该技术购买材料支付款项 234万元(其中包括34万元增值税),支付参与开发人员薪酬100万元,折旧费用66万元,2009午 10月6日该项无形资产开发全部完成达到预定用途,采用直线法按5年摊销,预计无残值。2010年末经减值测试发现该资产减值75万元,假定减值后该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及残值均没有发生变化。2011年7月3日出售该无形资产,取得收入20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5题至16题。

出售该项无形资产时影响当期损益为( )万元。

A.5

B.-0.76

C.0.76

D.-5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2010年年末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400-400÷5×3/12-400÷5×1=300(万元),账面价值=300-75=225(万元),2011午7月3日出售之前的账面价值=225-225÷(5×12-3-12)×6=195(万元),出售该项无形资产时影响当期损益=200-195-200×5%=-5(万元)(净损失)。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般来说,旁观者未必清。

  这些“旁观者”究竟清不清呢?其实,一点也不清。 试想,四个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按理说,人人都应当是“当局者”,是主人翁。碰到困难,自己应尽一份力量。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他是不主张做旁观者的,何况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呢?如果你竞当了旁观者,就表明你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起码责任,这正是最大的“不清”。

  一个人一旦置身于旁观者的地位,就会渐渐地与时代隔绝,与人民疏远,既尝不到创业的艰辛,也领受不到胜利的欢乐。甘与苦,爱与憎,冷与热,跟时代全不相通。这样就会变得庸俗猥琐,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而不顾四化之千秋大业。正是所谓孟子所说的“不见舆薪”(一车子柴草都瞧不见),又何“清”之有?

  可见今天的旁观者,因为不清——对四化前途不清,对社会规律不清,对时代潮流不清——才旁观的。而愈是旁观,但愈是“不清”了。

  现时,那句流行已久的俗话似乎应当倒过来:“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这样一改,也许更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俗话又说:“袖手旁观。”“袖手”,正是旁观者的特点。凡事若不动手干,只是袖手观看,就不会有变革现实的实践。只凭看,怎么能看得清呢?

  一切真知本来只属于亲身实践的人们。今天,对我们的事业和前途真正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的,也只能是那些以主人翁的姿态变革社会、献身“四化”的人们。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狭”的“隘”:___________

“不见薪”的“舆”:_______

2.给合原文,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A.“匹夫有责”的“匹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庸俗猥琐”的“猥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袖手旁观”的“袖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上述的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属_________文。其中的“敌论”是______________。

4.“一点也不清”的“一点”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一点也不清”出发,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批驳?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论证中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