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书面表达。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面的表格介绍了史密斯一家人的饮食喜好情况。请根据表格内容,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要求包括表格中提供的信息,不少于50 个单词。
 
Mr Smith
Mrs Smith
Henry
Nancy
Favorite food
rice
bread
hamburger
pizza
Favorite drink  
tea
coffee
  apple juice
mil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r Smith's farnily. They like different food and drinks. Mr Smith likes rice

  best. His favorite drink is tea. But Mrs Smith's favorite food is bread. She likes coffee best. Their son,

  Henry, likes hamburgers best. And Henry's favorite drink is apple juice. Nancy is Heriry's sister. She

  likes pizzas and milk best. (答案不唯一)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怀魏握青君

朱自清

  两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些日子吧,我邀了几个熟朋友,在雪香斋给握青送行。雪香斋以绍酒著名。这几个人多半是浙江人,握青也是的,而又有一两个是酒徒,所以便拣了这地方。说到酒,莲花白太腻,白干太烈;一是北方的佳人,一是关西的大汉,都不宜于浅斟低酌。只有黄酒,如温旧书,如对故友,真是醰醰有味。只可惜雪香斋的酒还上了色;若是“竹叶青”,那就更妙了。握青是到美国留学去,要住上三年;这么远的路,这么多的日子,大家确有些惜别,所以那晚酒都喝得不少。出门分手,握青又要我去中天看电影。我坐下直觉头晕。握青说电影如何如何,我只糊糊涂涂听着;几回想张眼看,却什么也看不出。终于支持不住,出其不意,哇地吐出来了。观众都吃一惊,附近的人全堵上了鼻子;这真有些惶恐。握青扶我回到旅馆,他也吐了。但我们心里都觉得这一晚很痛快。我想握青该还记得那种狼狈的光景吧?

  我与握青相识,是在东南大学。那时正是暑假,中华教育改进社借那儿开会。我与方光焘君去旁听,偶然遇着握青;方君是他的同乡,一向认识,便给我们介绍了。那时我只知道他很活跃、会交际而已。匆匆一面,便未再见。三年前,我北来作教,恰好与他同事。我初到,许多事都不知怎样做好;他给了我许多帮助。我们同住在一个院子里,吃饭也在一处。因此常和他谈论。我渐渐知道他不只是很活跃、会交际;他有他的真心,他有他的锐眼,他也有他的傻样子。许多朋友都以为他是个傻小子,大家都叫他老魏,连听差背地里也是这样叫他;这个太亲昵的称呼,只有他有。

  但他绝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傻”,他是个玩世不恭的人——至少我在北京见着他是如此。那时他已一度受过人生的戒,从前所有或多或少的严肃气氛,暂时都隐藏起来了;剩下的只是那冷然的玩弄一切的态度。我们知道这种剑锋般的态度,若赤裸裸地露出,便是自己矛盾,所以总得用了什么法子盖藏着。他用的是一副傻子的面具。我有时要揭开他这副面具,他便说我是《语丝》派。但他知道我,并不比我知道他少。他能由我一个短语,知道全篇的故事。他对于别人,也能知道;但只默喻着,不大肯说出。他的玩世,在有些事情上,也许太随便些。但以某种意义说,他要复仇;人总是人,又有什么办法呢?至少我是原谅他的。

  这其实也只说得他的一面;他有时也能为人尽心竭力。他曾为我决定一件极为难的事。我们沿着墙根,走了不知多少趟;他原原本本,条分缕析地将形势剖解给我听。你想,这岂是傻子所能做的?幸亏有这一面,他还能高高兴兴过日子;不然,没有笑,没有泪,只有冷脸,只有“鬼脸”,岂不郁郁地闷煞人!

  我最不能忘的,是他动身前不多时的一个月夜。电灯灭后,月光照了满院,柏树森森地竦立着。屋内人都睡了;我们站在月光里,柏树旁,看着自己的影子。他轻轻地诉说他生平冒险的故事。说一会,静默一会。这是一个幽奇的境界。他叙述时,脸上隐约浮着微笑,就是他心地平静时常浮在他脸上的微笑;一面偏着头,老像发问似的。这种月光,这种院子,这种柏树,这种谈话,都很可珍贵;就由握青自己再来一次,怕也不一样的。

  他走之前,很愿我做些文字送他;但又用玩世的态度说:“怕不肯吧?我晓得,你不肯的。”我说:“一定做,而且一定写成一幅横批——只是字不行些。”但是我惭愧我的懒,那“一定”早已几乎变成“不肯”了!而且他来了两封信,我竟未覆只字。这叫我怎样说好呢?我实在有种坏脾气,觉得路太遥远,竟有些渺茫一般,什么便都因循下来了。好在他的成绩很好,我是知道的;只此就很够了。别的,反正他明年就回来,我们再好好地谈几次,这是要紧的。——我想,握青也许不那么玩世了吧。(1928年5月25日夜)

1.下面加粗词语在文中指代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这其实也只说得他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幸亏有这一面,他还能高高兴兴过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作者回忆“他动身前不多时的一个月夜”,结合文章简析他为什么“最不能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自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阅读全文,试从构思特点、抒情艺术、语言特色中任选一个角度,简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