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攘外必先安内”

答案

参考答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一项基本政策。“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国民政府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把它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
这种政策所带来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国民政府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活动上。对内表现是剿灭 * * 党,确立国民党 * * ,削弱国民党内部异己力量,加强个 * * 力。对外表现是对日寇侵略不作任何抵抗,致使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民族危机加深。

问答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牢为17%。生产中所需A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均按实际成本核算,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和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领用和发出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2009年9月1日,W材料结存150千克,账面余额45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09年9月份发生的有关W材料业务如下:
(1)9月2日,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购入A材料2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50万元,增值税额8.5万元,对方代垫保险费0.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2)9月6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A材料150千克,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批原材料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2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7.14万元,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
(3)9月12日,购入包装物1000个,支付10万元。购入低值易耗品500个,支付6万元。
(4)本月材料的发出情况如下:
1)9月15日,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00千克,领用包装物200个,用于生产W产品,月末均未完工。
2)9月21日,发出委托加工物资一批,发出A材料180千克。
3)9月28日,对外销售材料发出20千克。
4)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50个。
(5)9月30日,A材料可变现净值32万元。
要求:

计算9月30日原材料、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账面余额。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