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结合材料3试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

答案

参考答案:(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 * * 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关系,是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片面经济利益和全面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平衡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关系的时候,不是把经济发展同环境对立起来,而是有机的协调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关系。经济越发展,环境越是要保护好。
(3)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未来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深化技术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选做题Ⅱ
(1)第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2%,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举足轻重。第二,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增长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三,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由于具有产权清晰等特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高效率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其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中应有之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然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产权清晰、多元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没有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是很难搞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不仅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借鉴意义,而且给国有企业以压力,促使其在竞争中不断改革、提高、发展自己。另外,非公有制企业还通过兼并、收购、承包、重组等方式,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推动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改革。第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家的成长。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由于从产生之日起就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培育企业家的重要摇篮,正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培育起来的创业精神,更是一笔无形的社会财富。第五,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在于安排劳动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近些年来,非公有制经济部门的就业人口迅速增长,成为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这有力地支持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减轻了改革带来的社会震荡。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能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快速健康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