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努力。政府应以政策工具调控市场,以强大的市场力量逼迫市场主体选择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中国是一个大的经济体,高能耗与低能效相叠加,使能源环境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如果说目前这一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带有客观必然性,那么,能源低效率是不能容忍的。

降低能耗强度的根本途径是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我们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但不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就不能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十一五《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行动,但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主要受经济力量的驱动。

面对能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一种重要措施。但面对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极其复杂状况,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包括价格、法规、技术标准、经济激励等措施,通过市场起作用,着重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是一种经济行为;实现节能目标,要素价格和环境监管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市场充分地反映稀缺程度和严格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监管,附以税费的激励,是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最重要的经济驱动力。

小题1:依据文意,不属于“节能环保”措施的一项是(   )

A.改善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强度。

B.实现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

C.通过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实现节能目标。

D.政府的政策通过市场起作用,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经济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能源的低效率是必须改变的。

B.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必须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

C.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在复杂状况下,难以做到科学合理。

D.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带来了经济驱动力,促进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国目前这一经济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带有客观必然性,所以降低能耗强度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B.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主要受经济力量的驱动,政府应以政策工具调控市场,以强大的市场力量逼迫市场主体选择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

C.政府的政策,包括价格、法规、技术标准、经济激励等措施,通过市场起了作用,就可以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D.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市场充分地反映稀缺程度是实现节能环保最重要的经济驱动力;而政府税费的激励仅仅是辅助措施,收效甚微。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1:B项是降低能耗强度的目标。

小题2:“带来经历驱动力”的不是“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而是“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市场充分地反映稀缺程度和严格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监管,附以税费的激励”。

小题3:A“项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过于绝对C项“就可以”过于绝对D项与原文(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因此……”矛盾)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

一般情况:小王,男,23岁,大四学生。生于一个小城镇,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性格孤僻、内向、腼腆、爱面子、不善于表达、自尊心强。
主 诉:不敢与人正视半年余。
独自来询:刚进心理咨询室时,小王拘谨地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低着头盯住自己的脚尖,两只手也不知该往哪儿放,不停地搓来搓去,面部肌肉微微的抖动。
咨询师:你好!如果你同意的话,请你填写这张表格。
求助者:(低头沉默)
咨询师:你能抬起头回答我的问题吗
求助者:(抬头,脸红,不敢正视,并继续沉默)
咨询师:听说你的学校很不错!你是学哪个专业的
……(求助者渐渐有些放松)
咨询师:你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
求助者:我……,我有些紧张,不敢与人正视。
咨询师:有多长时间了
求助者:差不多有一年了。
咨询师:你能说说最初的情况吗
求助者:上大三时,我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位女同学,并向她写过一封求爱信,却遭到了拒绝。此后,就不敢看那位女同学,只要一见到她就感到慌张,并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后来,发展到看其他女生时也感到心里发慌;再后来甚至见到班里的男生也不敢抬头。上课也总是坐在第一排,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与别人的目光对视,否则,就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不匀,出虚汗,胸闷感。从那以后,上课经常“走神”,已影响学习。
咨询师:一年来,一直这样吗期间,有没有什么变化
求助者:是的。上次有一位同学到我家来商量毕业分配的事,我感到很难应付,希望这位同学能快点走。事后,爸爸无意中对我说:“你和同学讲话时脸有点抖。”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害怕与人交往了,甚至都不敢正视亲友,更别说去社交场所,与陌生人接触了。
咨询师:就是说,从那以后,就加重了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你能与我说说,你是如何看待交往的
求助者:我知道交往的重要。也曾看过不少关于交往方面的书,但是一到实际生活中就身不由己了,难以克服。总是担心别人看出自己的目光和表情不自然,想摆脱这种处境却愈加不能。
咨询师:哦,是这样……(说明问题的性质并介绍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和心理咨询相关事宜)……我想了解你的一些成长经历,你能介绍一下吗
求助者:……大约在五六岁时,我与邻居小女孩玩“过家家”,曾相互窥视过生殖器……7岁那年,到这个小女孩家去玩,正看到其解小便,我便好奇地摸了一下小女孩的阴部,恰巧被小女孩的妈妈看见了,她把我拉出屋子,当着邻居的面,抽了我一个嘴巴,吓得我不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祸,慌忙向她告饶,乞求她不要告诉我妈妈……
咨询师:(这件事引起了咨询师的注意,并解释)……虽说这件事已过去十几年了,但在你的记忆中仍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求爱受挫)而被激活,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此外,同学到家中探讨问题时父亲无意中的一句话又强化了你的恐惧心理,进而产生了“病态”的症状。……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种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回避反应(回避女生),回避反应又导致了你产生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回避发展为对周围更多人的回避反应,进而形成了现在的病症。
(求助者表示理解咨询师的解释)……
咨询师:(与求助者讨论咨询方案)

该求助者的主要病因是( )。

A.当前生活事件

B.早年经历

C.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D.体内递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