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太湖、太浦河等河湖在《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严格执行有关()的要求。

A.禁止开发利用行为

B.部分开发利用行为

C.限制开发利用行为

D.禁止或限制开发利用行为

答案

参考答案:D

问答题

2009年4月6日,在某建设集团下属公司承接的某高层5号房工地上。项目部安排瓦工薛某、唐某拆除西单元楼内电梯井隔离防护。由于木工在支设12层电梯井时少预留西北角一个销轴洞,因而在设置12层防护隔离时,西北角的搁置点采用一根φ48mm钢管从11层支撑至12层作为补救措施。由于薛某、唐某在作业时,均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操作,而且颠倒拆除程序,先拆除11层隔离(薛某将用于补救措施的钢管亦一起拆掉),后拆除12层隔离。上午10时30分,薛某在进入电梯井西北角拆除防护隔离板时,三个搁置点的钢管框架发生倾翻,人随防护隔离一起从12层(32m处)高空坠落至电梯井底。事故发生后,工地负责人立即派人将薛某急送至医院,但因薛某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30分死亡。
事故的主要原因:
(1)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在设置时有缺陷,规定四根固定销轴只设三根,而补救钢管已先予拆除,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三点:
1)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
2)劳动组织不合理,安排瓦工拆除电梯井防护隔离设施。
3)安全教育不力,造成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差。
(3)项目负责人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先上后下的拆除作业程序,自我保护意识差,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加之安全防护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根据事故调查小组的意见,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责任者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拆除工程的安全措施中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单项选择题

一般来说,大家寄信的时候,往往采用这么几种方式:平信、挂号、邮政快件、特快专递。然而,从7月1日开始,在全国已经实行了近11年的邮政快件业务被取消了。这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有关部门解释说,这几年,邮政快件交寄量有所下降。从1995年开始,邮政快件年交寄量以每年20%的速度下降。也就是说,邮政快件的市场在缩小。
不过,同时来自邮电系统的统计数字显示:邮政快件在7月1日被取消以前,在全国8万多个邮政网点中的覆盖面超过一半。而这几年发展迅速的特快专递业务的覆盖面也只有1万多,仅占1/8。另外,邮政快件在高峰期曾一度达到4~5亿件。据1997年的统计,还保有年3.3亿件的交寄量,而特快专递在1997年的交寄量是7000多万件。我想,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3亿多件的业务量看作是一个小市场。
从价格的角度来看,虽然说寄平信只需要几毛钱,但是,一两块钱的邮政快件快捷又保险,比20多块钱的特快专递要合算许多,是很受人们欢迎的。
有人还解释说,在现有邮电网络的基础上,平信、挂号已经很快了,“邮政快件,快件不快”,它的优势已经丧失。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邮政快件和平信、挂号信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比如从北京到云南省的玉溪市,通常的邮递时限—特快专递为3至4天,邮政快件为5天,平信需1至2周,而挂号信更慢。北京到安徽的马鞍山市,平信是5天,而邮政快件是2天。这种时效差距基本反映了全国的状况。
取消邮政快件的解释中,有一条是由于个别邮电局、邮电所的职工变相强迫用户使用高资费,即用邮政快件方式邮寄普通信件,取消邮政快件可以保护用户利益。针对这条,一些观众在来信中还表示了这么一种担心;如果对这种违规不严加管理,是不是当部分邮电职工继续变相强迫下去,强迫寄平信的人寄挂号或特快专递,有朝一日挂号或特快专递也会取消
当然,意见归意见,解释归解释,信还是要寄的。对于那3亿多邮政快件的用户来说,现实是,如果您还想只花一两块钱让信既快又保险,那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根据本文,作者对取消邮政快件的看法是:

A.同意
B.不同意
C.无可奈何
D.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