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B—途径”和“P—途径”的异同点。

答案

参考答案:两者有某些共同点,如以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行政机构以外的东西),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尤其是偏爱案例分析法。这两种途径又各有所长:“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而“B—途径”更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B—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中,并仍然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在如何看待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关系问题上,“P—途径”主张“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是相同的”;而“B途径”强调这两种组织及其管理的相似性,较少对两者加以区别。“B—途径”关心发展出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把焦点集中在战略和组织管理上(公共管理对战略管理的重视主要来自“B—途径”)。然而与“P—途径”不同,“B—途径”仍然更多地以过程取向,因此,传统行政学中关于组织设计、人事管理、预算一类的主题也是“B—途径”的学者感兴趣的。“P—途径”主要来自公共政策学院,并流行于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学会中,其研究成果(论文)最常见于《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杂志;“B—途径”主要来自商学院,并为管理科学学院的公共部门管理学部以及美国公共行政学会所使用,其论文最常见于《管理科学评论》、《管理科学院院刊》和《公共行政评论》等杂志。

补全对话,情景问答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