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使用UML建模时,若需要描述跨多个用例的单个对象的行为,使用______是最为合适的。

A.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
B.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
C.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
D.状态图(Statechart Diagram)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UML由五类九种图组成,需要充分理解每类图的使用场合、阶段,并要重点掌握依赖、泛化、关联三个关系在其中的沟通作用。
第一类是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第二类是静态图,包括类图、对象图。其中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几乎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对象图显示类的多个对象实例,而不是实际的类。
第三类是行为图,包括状态图和活动图,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其中状态图描述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转移条件。而活动图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有利于识别并行活动。
第四类是交互图,包括顺序图和合作图,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其中顺序图显示对象之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它强调对象之间消息发送的顺序,同时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合作图描述对象间的协作关系,合作图跟顺序图相似,显示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
第五类是实现图,包括组件图和实施图。其中组件图描述代码部件的物理结构及各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实施图定义系统中软硬件的物理体系结构。它以实际的计算机和设备(用节点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显示连接的类型及部件之间的依赖性。由于单个对象在多个用例交付,状态不断在变化,故答案是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丁启阵的《假如月亮从天空消失》一文,完成小题。(10分)

①假如,天空中突然不见了阴晴圆缺变化无穷的月亮,世界将会怎样?人类将有何反应,作何感想?将来,或许是不远的将来,便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

②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叫“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是,已经存在了46亿年的月亮,其存在的合理性却遭到了质疑:一二十年来,相继有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月亮是引发地球许多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的说法,乃至建议政府摧毁月球。

③1991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数学教授亚历山大·阿比安曾异常肯定地说:“我现在无法预测人类何时会摧毁月球,但这件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据说,美国政府的确曾经有过在月球表面引爆原子弹以摧毁月球的计划。但是,经过权衡,这一计划的风险过大,使得该计划以流产告终。

④10年之后,又有五名俄罗斯科学家称月球是一只体格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将地球拉歪了,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无常,导致地球自然灾害不断。而如果将月球摧毁,地球也就不再倾斜。如果地球的倾角变成 0度,季节变化就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就会拥有适宜的气候,沙漠会变成绿洲,农作物会茁壮成长。克里姆林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幕人士表示,俄罗斯政府向这些科学家承诺,将对这一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的研究。

⑤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耸人听闻的大事件。

⑥此时此刻,作为有着悠久的仰望星空历史的诗歌大国的一个匆匆过客,我的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众多与月亮有关的美好诗句: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朦胧美丽而又无奈哀愁的世界与人生,是如此地真实与亲切,令人留恋不已。

⑦当然,科学家和政府也可能在摧毁那个上帝创造的、业已存在了 46亿年的月亮之后,弄一个人造月亮,悬在天空,以安慰我等有怀旧情结的人们。但是,假造的月亮,真的能有安慰心灵的作用吗?我深表怀疑。(摘自2011年12月24日“新华网”,有删改)

小题1:科学家要求摧毁月亮的理由是什么?假如没有了月亮,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4分)

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中的“据说”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

小题3:假如真的摧毁了月亮,世界将会怎样?请你发挥想象,写出可能出现的情形。(不少于三点,3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