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台湾的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是怎样的?

答案

参考答案:

1998年,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在台北市政府环保局的推动下在台北市首先开展试点。随后台湾行政院环保署采纳了台北市的政策,分两阶段向全岛逐步推广。2005年向条件较好的10个县市推广,于2008年向全台湾25个县市推广。湾将垃圾分为“资源垃圾”、“厨余”及“一般垃圾”3类,资源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废铝铁、废玻璃、废塑料、废干电池、日光灯管等。在公共场所和机构设置4种颜色的废物筒:蓝色收集废纸,红色收集废塑料,绿色收集玻璃瓶,黄色收集金属罐。

台湾资源回收取得的成绩,与资源回收回馈制度的良好运行密不可分。凡小区或居民自发组成的回收组织收集来的资源回收物,可用于与政府的“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会”换取回馈金,提供给小区用于公共用途。学校、社福团体、公家清洁队、回收商等参与垃圾回收的团体和组织也都能得到相应的回馈。2008年,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会支出的回馈金达47.8亿元台币。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会的运作基金,来自生产33项强制回收产品业者每年缴纳的“回收清除处理费”,回馈机制促使这些可回收资源最终进入回收处理体系。目前列管的包括饮料铝罐、塑料包材、报刊纸类、玻璃瓶罐、电子产品、废光盘、废太阳能电池在内的33项强制回收产品的回收率已达到80%以上。

改错题

分析与探究(12分)

1963年12月,周恩来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还是欧佩克之外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2011年上半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至1.98亿吨,在此期间,石油进口量增加到1.07亿吨。

当今世界上90%的运输能量是依靠石油获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预测: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到202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60%,到2030年达到65%。

伴随着近年来南海地区的争议,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海洋油气开发步伐已经加快,正在从近海沿大陆架向南海深海持续推进。相关国家已经开了1380口油井,中国却一直在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对目前多数岛礁被相关国家占领、油气资源被掠夺的现状保持了高度克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追溯历史,石油在交通运输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得益于第几次科技革命中哪一动力机器的发明与使用?(2分)

(2)我国石油“基本自给”是因为1960年大庆油田的投产,请问大庆油田投产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期间涌现出的著名劳动模范是谁?(4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石油供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

(3)我国在南海地区坚持什么原则?(2分)

(4)我国当前周边国家岛礁之争日渐突出,尤其是中菲4月11日发生的黄岩岛事件,网络上出现过一些过激观点。请你谈谈处理这些问题的合理做法是什么?(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