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红楼梦》歌颂了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叛逆者,肯定了他们对封建主义生活道路的鄙弃,对爱情婚姻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反抗封建制度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B.《边城》描绘了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同时也表现了人物共同的心理情感:爱、矛盾与孤寂。

C.觉新是《家》中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命运,但又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忍让顺从,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他终于觉醒,毅然投奔了光明。

D.鲁迅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时代气氛。《阿Q正传》中用寄存衣箱、盘辫子、戴“银桃子”等细节描写革命在鲁镇引起的变化,反映出以鲁镇为代表的江南农村的落后、闭塞。E.《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表面上看是失败了,但精神并没有屈服,诚如他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答案

C D

(C项,“终于觉醒,毅然投奔光明”错;D项,不是“鲁镇”,是“未庄”。)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女教师的特异功能

张玉庭

  假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请准许我给你讲个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所小小的学校。

  有一天,上课必需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

  于是,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

  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慢了点,或者记得慢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立刻干了,看不见了。

  这以后,每当没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代笔;而可怜的孩子们,也便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奇怪的上课方式。

  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蓬头垢面的孔乙己,为了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蘸着酒,在柜台上写过“茴香豆”的“茴”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冰凉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了自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值得。

  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

  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让人想起这个古老民族的沉重的历史。

  没水,怎么板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

  她写得飞快。孩子们也记得飞快。

  就这样,每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

  天!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种古怪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即:凡是被泪水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断定,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是悲剧,还是喜剧。

那么,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

(报载,在七届人大的一次分组讨论会上,一位来自山区的小学教师,曾经含着泪讲了这样一件事:因为没有经费,买不起粉笔,他们曾用手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没有摆脱贫穷的偏僻的山村,在上课的基本工具粉笔短缺的情况下,女教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创造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B.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女教师“神奇的上课板书方式”终于造就了一批神童,故事令人感动。

C.作者用“亭亭玉立”和“仙女般的纤纤玉指”满怀深情地刻画了女教师的美好形象,虽然是纤弱的女性却承担起振兴贫困山区教育的使命。

D.偏远山区对教育的不重视,使我们想到民族未来和教育的均衡问题,这不能不让女教师有了沉重的使命感。E.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对女教师充满了诗意的赞美,发人深思,令人动容。

(2)可是有一天,女教师“哭了”后来又“笑了”。试从人物的哭和笑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6分)

(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女教师的形象。(6分)

(4)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这个情节有人认为令人感动,有人认为有些荒诞,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