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市区的某软件生产企业,经批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企业将退还的税款用于扩大再生产),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主要开发和销售动漫软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500万元,其中房产原值4000万元,2011年发生以下业务:
(1)销售软件产品给某销售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销售合同约定取得不含税销售额7000万元;为生产软件产品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货款金额3500万元、增值税额595万元。
(2)按上年末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从1月1日起将原值300万元的闲置车间出租给某销售公司,全年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
(3)投资收益共30万元,全部为国债利息收入。
(4)企业全年销售软件产品应扣除的销售成本4000万元。
(5)全年发生销售费用150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1200万元,另有按销售收入10%计提并支付给某中介机构的佣金300万元。
(6)全年发生管理费用7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用60万元,符合条件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90万元)。
(7)已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费用400万元,实际拨缴的工会经费7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用60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25万元,其中职工培训费用10万元。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金额为29.4万元。
(8)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持有的原账面价值30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到12月底公允价值下降为210万元(企业以公允价值核算)。
(说明:当地政府确定计算房产余值的扣除比例为20%,上年经税务机关核定未弥补亏损金额102.9万元)
作为注册税务师审核上述年度纳税事项,发现以下问题:
(1)审核8月的35号凭证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
贷:资本公积 70.2
经查为接受捐赠原材料,受赠原材料不用于软件生产,用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计入资本公积核算。企业取得捐赠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金额60万元、增值税额10.2万元,企业已认证抵扣。
(2)企业会计未核算增值税退税金额、房产税、营业税及印花税。
要求,作为注册税务师帮助企业计算企业所得税款,并填列申报表。
类别 | 行次 | 项目 | 金额 |
利润总 额计算 | 1 | 一、营业收入 | — |
2 | 减:营业成本 | — | |
3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 | |
4 | 销售费用 | — | |
5 | 管理费用 | — | |
6 | 财务费用 | — | |
7 | 资产减值损失 | — | |
8 |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 | |
9 | 投资收益 | — | |
10 | 二、营业利润 | — | |
11 | 加:营业外收入 | — | |
12 | 减:营业外支出 | — | |
13 | 三、利润总额 | — | |
应纳税 所得额 计算 | 14 |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 | — |
15 |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 | — | |
16 | 其中:不征税收入 | — | |
17 | 免税收入 | — | |
18 | 减计收入 | — | |
19 | 减、免税项目所得 | — | |
20 | 加计扣除 | — | |
21 |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 — | |
22 | 加: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 | — | |
23 | 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22) | — | |
24 |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 — | |
25 | 应纳税所得额 | — | |
应纳税 额计算 | 26 | 税率 | — |
27 | 应纳所得税额 | — |
参考答案:(1)应纳增值税=7000×17%-(595+10.2)=584.8(万元)
即征即退增值税=(7000×17%-595)-7000×3%=385(万元)
(2)应纳营业税=120×5%=6(万元)
(3)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584.8+6)×(7%+3%)=59.08(万元)
(4)应纳印花税=7000×0.03%=2.1(万元)
(5)应纳房产税=(4000-300)×(1-20%)×1.2%+120×12%=49.92(万元)
(6)营业收入=7000+120=7120(万元)
营业成本=4000(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59.08+6=65.08(万元)
销售费用=1500(万元)
管理费用=700+2.1+49.92=752.02(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10-300=-90(万元)
投资收益=30(万元)
营业外收入=(60+10.2)+385=455.2(万元)
会计利润=7120+30+455.2-4000-65.08-1500-752.02-90=1198.1(万元)
(7)即征即退增值税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85(万元)
国债利息收入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
业务招待费:(7000+120)×0.5%=35.6(万元)
60×60%=36(万元)
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60-35.6=24.4(万元)
广告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200-(7000+120)×15%=132(万元)
佣金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00÷10%×(10%-5%)=15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90(万元)
新技术研发费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90×50%=45(万元)
工资附加“三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60-400×14%+25-10-400×2.5%=9(万元)
[提示] 工会经费限额=400×2%=8(万元),实际支付7万元,没有超标,不作调整。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补充养老保险调整所得额=29.4-400×5%=9.4(万元)
纳税调整增加额=24.4+132+150+90+9+9.4=414.8(万元)
纳税调整减少额=385+30+45=46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198.1+414.8-460-102.9=1050(万元)
(8)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050×25%=262.5(万元)
类别 行次 项目 金额 利润总
额计算1 一、营业收入 7120 2 减:营业成本 4000 3 营业税金及附加 65.08 4 销售费用 1500 5 管理费用 752.02 6 财务费用 0 7 资产减值损失 0 8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90 9 投资收益 30 10 二、营业利润 742.9 11 加:营业外收入 455.2 12 减:营业外支出 0 13 三、利润总额 1198.1 应纳税
所得额
计算14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 414.8 15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 460 16 其中:不征税收入 385 17 免税收入 30 18 减计收入 0 19 减、免税项目所得 0 20 加计扣除 45 21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0 22 加: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 0 23 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22) 1152.9 24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102.9 25 应纳税所得额 1050 应纳税
额计算26 税率 25% 27 应纳所得税额 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