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材料6中“2009年高考招生计划中,许多重点大学压缩了在所在省市的招生计划,扩大了在外地的招生名额”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解析:作答A: 高考录取“本地化”有如下危害: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国家的教育投资,本来是应该让最优秀的学生上重点大学,使拥有最好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重点大学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在有的重点大学培养人才的“本地化”倾向,却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加快社会不满情绪的蔓延。高校在所属地区招生比例过大,会让外省市考生进入的机会减少。让那些缺乏名校资源地区的考生丧失了教育机会,让各地区之间人才、文化合理流动受阻,导致区域内人才培养“近亲繁殖”。 [评析] 本答卷对高考录取“本地化”的危害分析较为准确,但是没有进一步谈论去本地化的意义。 作答B: 长久以来,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一直广为诟病。对异地考生而言,进入国内一所理想大学深造可能要比当地考生更加艰难,这无疑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性。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国内重点大学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j匕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里高校扎堆,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重点高校则寥寥可数,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无疑意味着“教育鸿沟”将进一步拉大。 重点高校生源多元化,扩大外地招生名额,不仅可以最大可能地使所有考生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维护高考的公平性,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解决由于经济及教育差距而导致的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从而避免加深教育及社会的“裂痕”。从这两点来说,重点高校生源多元化值得推广。要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生源结构必须多样化,这样有利于高校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内涵,有利于高校长远发展。 [评析] 本答卷观点明确,分析有力,是一份优秀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