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3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2分)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古板遵守教会教条,不在于本人善行多少,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2)据材料二分析,路德倡导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该观点主要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1分)简要列举马丁·路德其它的宗教改革主张。(3分)

材料三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谁的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1分)为什么?(2分)

材料四

                      

图4马丁·路德                        图5 加尔文

(4)材料四中两位人物领导的运动对欧洲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答案

(1)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迫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2分)

(2)根本目的:建立适合本阶级需要的新教会。阶级:新兴资产阶级。(2分)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结婚生子;《圣经》是人们惟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世俗统治者的权力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的教会。(任意3点得3分)

(3)加尔文。(1分)理由:人的现世的成功是成为上帝“选民”的标志,鼓励资产阶级积极进取。(2分)

(4)影响: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推动了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