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资,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救济, 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 困守一隅,束手待毙。”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1934年)
材料2: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 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 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 (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材料3: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人口,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 乡里只剩下壮丁七千,还要进行突击(扩大红军),这当然不现实”。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4: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缴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146期(1934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的内外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1)内外形势: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更加严密;国民党军在装备上比红军装备更为强大。红军在兵源(征兵)、物资(粮食)等方面都已相当匮乏。
(2)失败原因:指导方针的失误。“左”倾错误主持下的红军指导方针: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消极防御。客观形势:敌我双方力量悬殊。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