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要建立一个22台微机组成的局域网,请你从目前所掌握的技术,回答如下问题。

【问题1】
从目前所流行的成熟技术角度,宜采用哪种技术组建该网络还有什么其他技术可以考虑。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采用1000Mbit/s以太网技术或快速以太网技术。其他还有10Mbit/s以太网、ATM和FDDI等。

[分析]: (1)10Mbit/s以太网 初始的以太网是以粗同轴电缆作为共享的传输媒体,各站点计算机用收发器电缆经 T型头连接到这根同轴电缆上,形成了单总线的拓扑结构。粗同轴电缆价格较贵,且施工难度大,不管是粗缆还是细缆,网络的拓扑结构仍然是总线型的。 采用双绞线连接可避免这种情况。引入双绞线后,在星型拓扑结构下,通信媒体不再使用同轴电缆,带来的好处不仅是施工方便,而且,任何一个站点机的连接故障均不会影响全局。当集线器所用的连接媒体均是双绞线时,由于要检测冲突和传输衰减等原因,单段双绞线的最大长度只能为100m,使局域网的整个覆盖范围减少,最大只能在半径为100m的圆周范围内。 (2)快速以太网技术 局域网的日趋重要以及桌面计算设备的日趋复杂,加大了对高性能网络的需求,一些高速LAN技术致力于提供更宽的带宽和改善客户/服务器响应时间。快速以太网基于现行的10base-T技术上进行了平滑升级,由于技术的平滑升级和以太网占统治地位的市场基础,保证了快速以太网解决方案的低成本和高性能。 100Mbit/s高速以太网是由IEEE802.3uLAN委员会制定的新标准,它是10Mbit/s以太网技术的延伸,能够以100Mbiffs的速率传送和接收数据,并保留对CSMA/CD以太网协议的支持。由于100Mbit/s快速以太网与其他10Mbit/s以太网环境兼容,它可以提供从原有网络的直接升级,保护了公司在硬件、软件及人员培训上的投资。 (3)1000Mbit/s以太网技术 1000Mbit/s以太网在速度上比传统以太网快100倍,而技术上却与以太网兼容,同样使用CSMA/CD和MAC协议,使升级费用大大低于向ATM升级的费用。 其他可供选择的技术如下: (1)FDDI:基本属于过时技术,支持它的厂商越来越少。 (2)ATM:是面向连接的网络,能够保证突发重负载的网上传输,但需要通过LANE仿真技术才能够在局域网中使用,技术难度大、带宽效率低,不适宜作局域网或园区网,仅在对传输要求极高时考虑使用。 (3)100Base-Fx:光介质的快速以太网:端口价格低,非常经济实惠的选择,但网络速度较低。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三峡》与《与朱元思书》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

(1)猛浪若                (2)略无处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猿则百叫无

B.三峡七百里中富阳至桐庐

C.回倒影荣峻茂

D.隐天蔽疏条交映 有时见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4:甲、乙两文同为描写山水美景的文章,两文都以      (表达方式)为主,但是两文的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                                      。 (2分)

小题5:甲文和乙文中都描写了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请各找一处加以评析。(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