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唐律疏议·斗讼律》规定: “诸部曲、奴婢告主,非谋反、逆、叛者,皆绞。”又:“诬告反坐”疏议:“本应加杖者,谓诬告部曲、奴婢流罪,若实,部曲、奴婢止加杖二百;既虚,诬告者不流,亦准杖法反坐。”

试说明该段记载反映的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该段文字反映的问题是:1)唐朝奴婢的法律地位十分低下,良民和贱民在法律地位上极其不平等。2)在诬告反坐原则的适用上,如果属于良民或主人诬告贱民,则该原则在适用上受到了身份的限制。3)良贱相犯依身份论处,不适用于谋反、谋叛和谋大逆的犯罪,如果主人犯有上述三罪,贱民必须告发,且不从重处罚,这体现了唐朝对于封建统治根本利益的维护。

问答题 简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