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选做题Ⅱ:
材料 1
大家一致同意,萨达姆是个血腥的独裁者和罪孽深重之人。但是,很少有人希望美国公开打击这个人,以此来证明谁是世界的主人。任何人都不希望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领袖。与 1991年不同,目前的形势变了。当时,美国确定得到了世界上各种主要力量,包括苏联在内的支持。1990-1991年期间多极世界逐渐由单极世界所代替,美国成了唯一的一极。在许多事情上都表现出了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的角色,它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国家。
——摘自(1998年2月26日)俄罗斯《消息报》的文章《伊拉克在全世界加强了反荚行动》
材料 2
冷战时代的两极世界已经让位于目前正在形成的一种多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美国是一支主要力量,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的作用日益扩大。
——摘自英国(1997年12月8日)《金融时报》的文章《北京的作用日益扩大》
材料 3
俄罗斯阻止美国对伊拉克动用武力的外交努力获得成功后,俄罗斯的专家们对此评价说:“俄罗斯外交已探索出自己的道路。”也就是说,从俄罗斯前外长科济列夫以欧荚为主的外交到普里马科夫外长重视国家利益的全方位外交的转变,终于有了成果。莫斯科的学者甚至说:“我们已看到了美国一极统治终结的开始。”
俄罗斯主张推进世界多极化。所谓“多极”是指美国和欧洲、日本、中国,还有俄罗斯自己。当然,俄罗斯也意识到它只不过是富有战略核武器和天然资源的那一“极”,如果没有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贷款,它的经济就不能进入正轨。
——摘自日本(1998年2月28日)《朝日新闻》的文章《述评:俄罗斯力图建立多极化世界秩序》
材料4
由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调停成功,美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美国被迫接受了并不如意的国际社会现实。今后,美国打算凭借武力继续对伊拉克进行遏制,然而,军事行动的效果却是个未知数。在军事和经济上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为了在冷战后的地区安全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不得不采取新的外交战略。
克林顿总统在对伊拉克的问题上曾感到迷茫。当然,美 国政府也有人对空中打击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美国并没有完全掌握有关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储藏地点的情报,与此同时,国防部长科恩也曾表示:“不可对空中打击寄予太大希望。”美国口口声声要对伊拉克动武,但在行动上却无法自信地作出决断,这充分暴露出美国“一极统治”的脆弱性。
在当今世界,美国的发言权还没有强大到“一呼百应”的地步,美国的呼声并不能简单地代表国际社会的共识。在这场危机中,俄罗斯和中国始终反对对伊拉克动武。曾在海湾战争中协助过美国的阿拉伯国家,也采取了消极的态度。
今后,伊拉克推翻现有协议的可能性并未排除。安南秘书长除了协议文件以外,并不具备其他具有强制力的手段。作为国际机构的负责人,安南所能做的一切是有限的。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断定安南是胜者。
——摘自(1998年2月25日)《日本经济新闻》的文章《伊拉克危机暴露出美国“一极统治”的脆弱性》
请回答
(1)材料1中说“与1991年不同,目前的形势变了。”结合材料1~4,说明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1~4,说明美国为什么“被迫接受了并不如意的国际社会现实”。
(3)结合材料1~4,说明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

参考答案:选做题Ⅱ:
(1)国际形势的变化主要是“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美国虽然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主宰国际事务的能力在不断减弱。
(2)美国之所以被迫接受并不如意的国际社会现实,一是因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二是因为以政治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已经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反对对伊拉克动武;三是因为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战略,实力遭到很大削弱,在国际社会强烈反对的情况下,美国不敢贸然对伊拉克动武。
(3)在当前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的国际社会中,联合国的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它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国际危机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联合国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将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重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刚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

A.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
B.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
C.将人类灵活巧妙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
D.“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