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与个人消费能力的提高为休闲旅游提供了条件和便利,旅游休闲活动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但在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旅游业发展遇到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作为主要客源国的一些国家,例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股市暴跌,经济放缓,入境旅游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中国公民旅游的总体需求也难以避免受到收入预期变化的影响,再加上部分主要目的地国家,例如泰国等局势不稳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的出境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将更为严谨,对于产品性价比将更为敏感,对于品质和品牌将更为看重。
另一方面,虽然旅游业面临国际经济衰退的冲击,但也存在着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带来间接成本降低,新兴的目的地市场增多等有利因素。2008年,带薪休假制度开始在各地落实,各地政府向民众派发旅游消费券、国家旅游局酝酿出台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等举措,对今后旅游消费人气预计也将产生拉动作用。
由国务院颁布的《旅游公司条例》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一方面降低了公司准入门槛,取消了国内社和国际社的类别划分,对公司进行异地分支机构设立简化了行政程序,另一方面也对公司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有了更加严格和明确的规定。新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中国公司产业的升级和市场的成熟与规范,对具有专业化、网络化、品牌化优势的大型公司的长期发展构成实质性利好。
甲公司成立于1990年,主要业务为旅游服务业,涉及出境游、入境游和国内游,目前是国内知名的旅游龙头企业。在2009年度公司颁奖盛典上荣获“年度最佳公司”大奖;据某权威机构发布的2009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显示,公司以品牌价值57.08亿元位列该榜单32位。公司还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国内旅游行业率先全面使用信息系统接受顾客订单并进行相应处理,使公司业务处理速度和效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09年,公司主要结算外汇美元、欧元均出现对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汇率波动对公司入境业务和出境业务的影响相反,公司整体看,旅游业务汇兑损益基本持平,汇率的波动未对公司整体产生影响。
该公司2002年开始进入会展业务,旗下的会展公司自成立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国内处于明显领先地位,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向市场传播了良好品牌形象,巩固了专业领先地位。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公司的管理层次明显增加,造成职责不明、扯皮增多。而且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多,IT系统需要处理来自各种电子渠道的大量数据,这种复杂性带来的副作用是整个系统出错现象明显,例如价格显示不准确、订单提交缓慢等等,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交易失败,造成客户流失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此外,作为行业通病,该公司的导游也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顾客投诉,并被某些媒体曝光,使公司的品牌形象受到一定影响。该公司导游人员分为专职导游和社会导游。专职导游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他们只带团或既带团又从事公司的经营业务和管理工作,隶属于公司管理;社会导游仅在公司注册,不算作公司的正式员工,这种关系一般被称为“挂靠”。公司在招聘导游员时往往只是对导游员进行一般性的了解,不会对导游员进行人本管理思想的教育。
导游的收入一般由基本工资(底薪)、出团补助和隐性收入三部分构成,公司只负责发给导游较少的基本工资,出团补助则根据导游带团数量决定。对于大多数导游来讲,收入的大头是所谓的“隐性收入”,导致很多导游为了获得更多收入而出现了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此外,由于导游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并且其提供导游服务的地点经常远离公司,使公司不能及时发现导游员在旅游接待中存在的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例如,导游员不向公司有关领导请示,擅自改变活动日程;安排旅游者到旅游合同上未包含的景点游览并从旅游者那里临时收费,以便从相应的旅游景点处获取门票折扣,从而导致旅游者的不信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什么类型的风险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主要的风险如下: 政治风险:泰国等一些目的地国家局势不稳。 汇率风险:该公司旅游业务涉及出境游和入境游,2009年公司主要结算外汇美元、欧元均对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汇率波动对公司入境业务和出境业务的影响相反,虽然从公司整体看,旅游业务汇兑损益基本持平,汇率的波动未对公司整体产生影响。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公司入境业务和出境业务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就会产生汇率风险。 信誉风险:由于导游问题导致被某些媒体曝光,使公司的品牌形象受到一定影响。 操作风险:IT系统问题(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多,IT系统需要处理来自各种电子渠道的大量数据,这种复杂性带来的副作用是整个系统出错现象明显,例如价格显示不准确、订单提交缓慢等等,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交易失败,造成客户流失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导游问题(很多导游为了获得更多收入而出现了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只能感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回帮助人的,在饥谨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小题1: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分条陈述。

                                                                                        

小题2: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小题3: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

                                                                                      

小题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小草不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主旨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5:探究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40字。

材料一: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

材料二: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

材料三: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年少时也曾自卑,现今都有豁达自信的主持风格。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