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驳论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论敌)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传播真理。新闻评论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驳论方法只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的三方面之一,就能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驳论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驳斥其错误观点如果对方观点违背公理,我们则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学常识与公共道德伦理等对它进行驳斥,倘若能引起“群起而攻之”的格局,错误观点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如果观点错误是因为概念模糊、判断错误,则可以从澄清概念、辩明是非着手,通过区别概念,划清是非界限,对方的错误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2)直接揭穿对方论据虚假或论据不足通过驳倒对方论点赖以支撑的论据来驳斥对方的观点。在驳斥对方论据时,既可以用个性十足且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实,也可以从分析危害性着手批驳其错误的说法。实际上,用实践来检验错误言行,往往批驳的说服力更强。

(3)直接分析对方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进而否定其论点新闻评论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论证必须弄清概念、判断与推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论点就不足以成立。

(4)反证法反证法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论证论题,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这种方法表现为:

①以事实、事理证明同自己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错误的,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

②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证明对方论点错误。

(5)归谬法与反证近似,往往以欲擒故纵的方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其作为前提,引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秦君,师必退   见:拜见

B.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

C.且君为晋君赐矣    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君图之   唯:只有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