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熙宁五年三月丙午)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 (熙宁五年初,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会现象?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什么结果?给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 

(3)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务”,他“理财”的出发点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之间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答案

(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以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1分)设市易务。

(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现象,控制了市场物价,有利于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发展, 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但是由于保守派反对,最后这些措施被废除。 启示:政府要适时适当地干预市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3)D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考查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和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通过阅读确定反映社会现象的主要语句:“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措施也能据材料一得出。第(2)问“结果”首先据材料回答,从材料二可以得出“抑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现象”,从材料三可以得出“控制了市场物价、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然后据课本知识回答“由于保守派反对,最后这些措施被废除。”启示要从政府干预市场的角度回答。第(3)问要从总体上思考:王安石变法的理财主要是通过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来实现,其出发点是调整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财富分配,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缓和矛盾、稳固统治。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