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 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世界统一于存在。”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哲学教程》材料2: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材料3: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惟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惟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请回答:(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区别,错误的实质是什么(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错在哪里(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错在哪里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对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确认。[答案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知道材料中所指出的每位哲学家的观点都属于哪种哲学范畴,然后根据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去分析每个具体观点,回答问题。题中3个材料所给出的哲学家中,除了材料3中的斯宾诺莎及其观点考生会感到陌生外,其他几位哲学家及其观点,分析起来,不会有太大难度。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同其他一切旧唯物主义一样,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哲学不彻底性等局限性。 (1)材料1属于二元论观点。笛卡尔公开讲,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的本原。而杜林则采取模棱两可、折衷主义的手法表明二元论的观点。两位哲学家的错误实质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后仍然导致唯心主义。 (2)材料2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