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 * * 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

                                       ——《二十二史札记》

请回答:

(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3)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B.对官僚地主妥协

C.准备废除科举制度

D.认为地方教育水平大有提高(4)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

答案

(1)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三冗”现象。 土地兼并,高利贷和

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 

(2)改革: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任答两点即可)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3)A

(4)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 * * 邪”,只是用人不当。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第(1)问依据材料一设计,考查变法的背景,应根据所学知识即课本回答。第(2)问考查变法的内容,不需要回答变法的全部措施,应根据题目要求选取出于减轻“人民疾苦”目的的措施;成效也要根据前面回答的措施分析。选择题从材料分析,王安石重才、德,是针对科举考试重考试分数的弊端,应选A。第(4)问先要知道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层评论,并以史实说明,即题目所要求的“述”。

多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