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在去年美国攻打伊拉克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分歧以来,法国积极拉拢北京,有更深一层的战略意义。事实上,中、法关系一开始就建立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1964年法国为欧洲国家中最早承认中共的国家,打破了二次大战后美国对北京的遏制与孤立政策,并在美国的盟国间带来骨牌效应。40年后的今天,面对“911”事件后独霸世界的美国,倡议“多极主义”的巴黎和北京一拍即合。法国外长不久前就说过,“在所有重大国际问题上,法国与中国有不少政治共同点……两国对加强和恢复多边制度共同的理念。”——摘自2004年1月27日台湾《中国时报》材料2普京指出,我们将在争取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展现出灵活性伙伴关系精神,将力图达成我们和我们的伙伴均能接受的妥协方案。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目标不是显露帝国野心,而是保证良好的发展环境。——摘自2004年3月15日俄塔斯社莫斯科电请回答: (1)运用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分析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2)冷战后大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与多极化之间有何关系 (3)分析冷战后发达国家内部关系的变化。
参考答案:(1)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也同样如此。多极世界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多极化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图谋给多极化进程增添了障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也对多极化产生了冲击,多极化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2)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关系进行了深刻调整,首脑外交空前活跃,各种战略伙伴关系纷纷建立。这些“战略伙伴关系”不同于冷战期间的军事结盟,而一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平等互利、共同合作的关系。大国关系的调整是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产物,它有利于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国际形势继续缓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3)冷战时期,发达国家出于对 * * 主义的敌视而结成各种形式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其内部矛盾降到次要地位。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都为确保各自的国家利益转向更加务实的内外政策,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对各自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重新地位,不再听命于美国。而美国以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自居,动辄发号施令,引起其他发达国家的不满,它们之间的矛盾在政治、经济、安全等一系列领域全面展开。但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仍在发挥作用,它们之间关系发展的趋势是竞争、摩擦与协调、合作并存,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将根据条件的变化而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