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经配穴的是:
A.天柱、至阴B.劳宫、尺泽C.章门、曲泉D.大椎、命门E.阴郄、神门
参考答案:B
阅读下面的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用________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还可以用________来比喻。
2.我会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1)爬山虎脚生长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脚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爬山虎脚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了( )
A.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B.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
4.判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细心观察 B.连续观察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
(2)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
南京某中学学习小组考察过溶洞后,为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而惊叹,决定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实验--模拟溶洞的“形成”.从教材上查得如下资料: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1)他们设计并完成了模拟溶洞“形成”的实验.其实验过程如图,试回答:
实现转化①需要通入足量的气体A,A的化学式是______;B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实现转化②,通常采用的基本操作方法是______.
(2)他们用采集的石灰岩样品进行相关实验.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24.00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进行下列测定(如图1),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如图2).
①图1所示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和______.
②由图2中曲线可以看出,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______,其反应速率越______.
③试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