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情:被告人胡某,男,32岁,某企业职工。2008年9月2日,胡某打麻将输了钱,遂产生了盗窃念头。当晚凌晨三时许,他溜出家门寻找作案机会,发现一豪宅无人看管即撬开窗户爬人室内,盗走古玩字画、金银首饰和大量现金,所窃财物价值和现金共计人民币45万元。胡某作案后畏罪潜逃。在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后,当地公安局组织全体干警追捕。公安局刑侦队队长李某与胡某是同学,也被派往外地追捕胡某。此时李某提出回避申请,理由是他与胡某是同学,不宜参加本案的侦查工作。公安局负责人研究答复:由于公安机关警力有限,时间紧迫,李某仍需外出工作,是否回避的问题,待以后解决。李某遂接受指派,继续参与本案的侦查工作。后胡某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检察机关对此案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一审以盗窃判处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11年。胡某以原判决对部分赃物认定的数额偏高,量刑过重为理由提出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胡某所盗窃的赃物,经重新核定价值发现,其数额并非偏高而是偏低,数额应当为55万元,因此,原判决实际少认定10万元。据此,第二审人民法院经以原判决事实不清为由,以判决撤销了原判,并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问题:

假如在第二审程序中,被告人提出委托辩护人的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根据《高法解释》第252条的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被告人除自行辩护外,还可以继续委托第一审辩护人或者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因此,人民法院对于被告人提出委托辩护人的要求,应当同意。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①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

  ②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树为屏,一对古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阴的清凉和古碑的幽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

  ③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到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君臣合庙,刘备殿在前,诸葛亮殿在后,并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

  ④诸葛亮殿殿柱矗立,殿门前敞。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透过他深沉的目光,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耕读山中,心系天下;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兵灰飞烟灭。你会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坦然无私的心。

  ⑤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输给了曹魏,“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唱出了这个悲剧的主调。诸葛亮殿南面东西两廊的墙上嵌着岳飞草书的前后《出师表》,笔走龙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长夜闪电,读着“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读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看那墨痕如涕如泪,笔锋如枪如戟,仿佛听到了这两位忠臣良将遥隔九百年的灵魂共鸣。一千七百年来,这座天井式的祠院就这样始终为诸葛亮的英气所笼罩,并慢慢积聚而成为一种民族魂。

  ⑥历史早已过去,我们现在追溯旧事,对诸葛亮倍觉亲切。他的一生,实践着自己做人的规范,尝试着把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努力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他借此实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历史伟人的价值,从而得到永恒。

1.第②段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

2.第③段既交待武侯祠的变迁,又反映了人们对诸葛亮的________之情。

3.第①段中“深深的遗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4.赏析下面的句子,说一说它的表达效果。

笔走龙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长夜闪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1)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下联中的“__________”两字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伟人”的巨大影响。

(2)请你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有哪些东西可以穿越“一千七百年”的时空而“得到永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