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以下程序中函数f的功能是: 当flag 为1时,进行由小到大排序;当flag 为0时,进行由大到小排序。void f(int b[], int n, int flag){int i, j, t; for (i=0; i<n-1; i++)for (j=i+1; j<n; j++) if(flag b[!]>[j]: b[i]<b[j]) { t=b[i]; b[i]=b[j]; b[j]=t; }}main (){ int a[10]={5,4,3,2,1,6,7,8,9,10}, i; f(&a[2], 5, 0); f(a, 5, 1), for (i=0; i<10; i++)printf("%d,", a[i]);}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是( )。

A.1,2,3,4,5,6,7,8,9,10,

B.3,4,5,6,7,2,1,8,9,10,

C.5,4,3,2,1,6,7,8,9,10,

D.10,9,8,7,6,5,4,3,2,1,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目中先后两次调用了函数f()。第1次,使用参数“&a[2],5,0”表示从数组a下标为2的元素开始,对其后的5个元素进行由大到小排序。所以排序结果是{5,4,7,6,3,2,1,8,9,10)。第2次,使用参数“a,5,1”表示从数组a的首元素开始,对其后5个元素进行由小到大排序。所以排序结果是 {3,4,5,6,7,2,1,8,9,10)。故本题应该选择B。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

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经济迅速增长。到2005年底,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GDP之和突破1.7万亿元,达到17130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到8.7%。其中,黑龙江省GDP为5510亿元,吉林GDP为3615亿元,辽宁GDP为8005亿元。投资仍然是引领东北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05年东北三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7800亿元,同比增长39.3%,远远高于其他经济区域。其中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1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1802亿元,比上年增长 53.8%;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40.1%。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东北三省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所提高。2005年黑、吉、辽三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8273元、8691元和91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221元、3246元和3690元;尽管“十五”期间东北地区经济有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进出口额过低。据报道,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05年东北三省农产品出口额仅为41.6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15.1%,农产品进口总额19.6亿美元,占全国6.8%,均远低于山东省一省的相同指标。此外,在工业上,东北地区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本中比重过高。据统计,2005年东北三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的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比重占到68%,其中最高的黑龙江省占到了 85.77%。

2004年底东北三省GDP之和约是( )。

A.12784亿元

B.13260亿元

C.15391亿元

D.146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