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企业20×0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为5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4年年末,甲企业对该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2 400万元。并假定20×6年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 700万元。甲企业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假定甲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预计使用年限与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均与税法相同,并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企业在转回暂时性差异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企业20×6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 )万元。
A.借方66
B.借方99
C.借方132
D.借方165
参考答案:C
解析: 甲企业20×4年年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 000-5 000÷10×4-2 400 =6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0×5年计提折旧=2 400÷6=400(万元)
按税收规定20×5年应计提折旧=5 000÷10=500(万元)
20×6年会计折旧=2 400÷6=400(万元)
税收折旧=5 000÷10=500(万元)
20×6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 000-500×4-600—400×2=1 60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 700万元,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也不转回以前计提的减值准备。
20×6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l 600万元,计税基础=5 000-500×6=2 000(万元),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余额为400万元,故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400× 33%=1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