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论述加强金融监管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金融监管(Financial Supervision)指国家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一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据法律准则和法定程序,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实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和协调。
(2)金融监管必要性理论。一般认为,市场失灵主要由市场垄断、外部性、公 * * 品、不完全及不对称信息等原因产生,而通过政府管制可以消除这些问题,从而纠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金融市场也因上述原因而出现失灵,并且存在的外部性、脆弱性等比其他行业更加明显,从而使金融市场的失灵比其他行业的失灵更加严重,所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银行业实行了比其他任何行业更加严格的监管。
①金融市场的垄断性。通常认为,金融部门的垄断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降低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有效产出,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所以应该通过监管消除垄断。
②银行破产的外部性。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银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因为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明显地高于银行自身的成本,并且个别银行的破产会因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可能导致整个银行系统的崩溃而引发金融危机,从而需要政府监管来消除这些外部性,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
③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他们在系统内增加风险性业务和活动,导致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因而需要对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由于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脆弱性:短借长贷和部分准备金制度导致了金融机构内在的非流动性;在资产负债表中,主要是金融资产而不是实物资产,主要是金融负债而不是资产净值;存款合同的等值和流动性形成在萧条时期提取存款的激励。银行比其他企业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失败,银行业也比其他产业更加脆弱、更容易被传染,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比较低的资本与资产比率或比较高的杠杆率,能够为损失提供补偿的空间很小;第二,比较低的现金资产比率,通常要变卖能获得利润的资产来弥补存款债务;第三,较高的债务需求和较高的短期债务在总债务中的比重。所以银行业的确存在着较高的脆弱性和传染性,并且全球金融一体化使这一特性进一步增强。
④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信息。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存在,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信用过程中授信主体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存款人与银行及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造成金融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就越严重,市场失灵也就越明显。价格体系不再有效地传递有用信息,引起市场参与者较高的信息成本,无法实现信息效率市场的均衡,造成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如果缺乏政府监管,金融机构提供的特定信息数量将明显地少于最优资源配置所需要的信息数量,造成金融系统低效率。
(3)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问题。有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状况及其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基础,而宏观经济状况及其政策又是金融监管有效性能否发挥的前提。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银行倒闭是由于宏观经济状况的恶化造成的,即很可能是系统性的,金融监管防范风险的有效性就难以发挥。只有在单个银行由于流动性或支付的问题而倒闭,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时,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作用才能很好发挥。
下面分别分析三种常见的金融监管手段:
①存款准备金
实践中所应用得最早的审慎性监管手段之一就是准备金要求。准备金要求通常是指银行以流动性资产的形式持有的准备金不应低于存款总量或资产总量的某一最低比例。由于存款人的取款时间并非预先确定,因而银行必须随时持有充足的流动性资金以应付存款者在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取款需求。一个最优的银行策略要求银行持有足够的准备金以满足在一定时期内预期的取款需求。因此,银行将愿意持有准备金以避免由于提前清算长期资产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清算成本。
②存款保险
与准备金要求相比,存款保险作为一种监管的制度安排的出现是更近时期的事情。第一个较系统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美国,当时一大批银行先后倒闭。从此开始,许多其他国家已经采用同样的方案,以便在银行挤兑时保护存款人。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机理如下:由参与保险的各金融机构向监管当局交纳一定数量的资金,当银行失败或挤兑现象发生时,这批资金即被用于偿付存款。在这个制度的具体规定上,不同的国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区别:有的国家只保证支付一部分存款资金;有的国家限制最高的支付水平;有的国家根据某个风险标准确定保险方案;有的国家根据负债表上的某个项目的一定比例缴纳保费。
③资本充足率要求
如果所有者参与银行的投资,并且向存款人支付收益,那么,所有者的利润可以起到减弱在一定时期的预期之外的取款行为和在一定时期的实际的存款收益下降这两大不利因素对银行的冲击程度。换句话说,银行所有者的资本参与降低了银行挤兑均衡风险。所有者的资本和利润实际上为存款合同所规定的收益安排起到抵押品的作用。事实上,只要拥有充足的资本,同时非流动性投资具有一定收益,所有者就能够确保合同所规定的收益,资本充足性要求为所有者规定了最低的资本参与量。
实际上所有对银行挤兑现象的潜在保护措施依都赖于“非流动性资产是无风险的收益资产”的假设。如果这个假设自始至终成立,依赖于银行所有者的保护措施可能比依靠公共机构的保护措施更有效。一旦非流动性资产投资失败,那么就不可能通过对非流动性资产的资本投资来达到防止银行挤兑现象的目的。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