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996年初,北京“仟村百货”开业。非常热闹的场面,让见多识广的北京人都惊呆了。早在开业前半个月,北京市的大小报刊广告栏就出现了“仟村开业”轮番轰炸;开业前后市区许多公交车印着“要赶集,上仟村”的口号,满城乱跑。一时间,还未开业,“仟村百货”就几乎人人皆知了。
开业那天,更是热闹:请来了专业歌舞团、舞狮队、武术队、军乐团进行表演。凡是开车来的顾客,有人义务擦车,骑自行车来,不但义务擦车,而且还免费修车;步行来没关系,也有人免费擦皮鞋。商场内,四处鲜花绿草,人工瀑布,泉水叮咚;带小孩来的顾客,可让孩子在“儿童乐园”中玩耍,有专人看管;男士不愿逛,可到男士休息室看报。商场内还开展“缺货登记”服务;有售后服务车免费为顾客送货;定期举办商品知识讲座。商场内不但有营业员,还有迎宾小姐、公关小姐和歌舞演员,中厅设置了琴台,星期天每隔半小时就有乐手登台演出。每天清晨,商场门口有仪仗队升国旗、奏国歌,为顾客作队列表演。商场内还有许多有创意的活动,如“不满意退钱退货”、设立“营业员委屈奖”等。一时间,顾客如潮,“仟村百货”销售收入扶摇直上。面对这种形势,京城内一些老牌企业岿然不动。他们说:“仟村百货”——兔子尾巴长不了。果不其然,到了1997年上半年,“仟村百货”就日渐冷落了。什么原因呢每天的销售额只能完成几十万元,出现了入不敷出;笔者家居距离仟村不远,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商场的中厅近1 000平方米,作为儿童乐园、休息室及文化娱乐场所;开业前几个月,顾客看热闹的多,购物的少。购物区布局混乱,高中低档商品混杂,从宣传的“要赶集,上仟村”应为中低档价位。但实际价位较高,如小吃城各种小吃要比两公里之外的北辰购物中心贵1~2元,其他商品也如是。北辰购物中心的口号是“要实惠,上北辰”,周六、周日、节假日,北辰都搞促销,每听可乐要比仟村便宜1元。一到节假日,北辰购物中心人山人海,顾客大包小包往自己家采购,在仟村很难得看到这种场面。后来由于长期拖欠供货方货款,供货方拒绝供货,商品出现短缺;即使营业高峰期,企业纯利增长也不及销售收入增长的10%。各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而且也不办理交接手续。到1998年,由于长期拖欠职工工资,部分职工以商品抵债。职工发动了罢工,法院进行了干预,清偿了职工拖欠工资。到1999年初,“仟村百货”终于宣布关张了。
试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仟村百货”的企业形象设计有无特色,有何特色;失败在哪里,成功又在何处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仟村百货”的企业形象设计确实有其特色。从企业理念识别体系来看,它体现了顾客至上的思想。如开业时的为顾客修车、擦车;开设儿童乐园,使顾客安心购物;幽雅的购物环境等。从行为识别体系来看,它要求营业员不许顶撞顾客,为此设置了“营业员委屈奖”;还有每天的升国旗、奏国歌、队列表演等。从行为识别体系来看,它为顾客设计了一个优良的购物环境,使顾客在购物中得到享受。这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其企业形象设计是很有特色的。其失败主要原因是管理。作为一个商业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要赢利,而“仟村百货”的赢利额是很低的。即使是高潮期,日额不过是几十万。而支出却是相当庞大的。将近1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得不到利用,这在商界是极其罕见的,所以,北京百货业的大佬认为:“仟村百货”兔子尾巴长不了,是有一定道理的。应当承认,我国居民的购买力是有限的。相当多的居民,购买追求价廉物美。这一点做不到,就会失去很多顾客。“仟村百货”看的多、买的少,就是这个道理。这也和“赶集”的定位不相符合。“仟村百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开始时,进行了成功的企业形象策划,造成了很大的声势。大多数供货商都同意免费供货,这节省了它很大一笔流动资金,但也为它今后的垮台奠定了基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 “韦编”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 “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苟勋《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家所出‘皆竹简素丝编’,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家所出考工记扩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为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 “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根据全文提供信息,下列分析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A.“韦编三绝”的“韦”,实际上是“纬”的假借字。

B.编联简策的“韦”是横向编联的,相当于织布帛的纬线。

C.古代简书不用皮绳编缀。

D.一直以来人们把“韦编三绝”的“韦”解释为“熟牛皮”,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