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大文公司主营网站服务。去年年底,当税务局要求其缴纳房产税时,该公司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大文公司认为,自己租别人的房屋,税务局应该找房主去征此税,但又拒绝提供房主的有关信息。税务机关认为,大文公司作为房屋的使用人,应该先缴纳此税,然后再与房主去协商具体的负担问题。大文公司不同意税务机关的意见,并以此为由拒缴税款。 税务机关在责令限期缴纳无效后,作出了暂停大文公司使用发票的处罚决定。大文公司对此处罚决定不服,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 简要说明大文公司与税务机关发生的纳税争议中,税务机关的意见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大文公司拒缴税款的做法是否合法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是否合法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 根据有关规定,房屋的产权人不在房产所在地时,房产的使用人为房产税的纳税人。故税务机关的意见符合税法规定。 (2) 大文公司拒缴税款的做法是违法的。根据《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税款。 (3) 税务机关作出的暂停该公司使用发票的处罚决定符合税收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纳税人有违反《税收征管法》规定的违法行为,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税务机关可以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孟毕竟是两家

宋志坚

  孔孟被“硬捏合拢”说,是施蛰存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仅凭这一点,即可知施先生对古代文史的造诣非同一般。

  施蛰存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施蛰存《闲话孔子》,原载1991年第1期《随笔》,转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施先生给出的这个答案,是能使人信服的。(施文中说是司马迁捏合了孔孟二家,这一点恐怕是弄错了。)以我之肤浅,也能列举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的若干区别。例如,孔子衡量人的价值的“尺”是爵位,在孔子那边,是以爵位上下定人之尊卑的;孟子衡量人的价值,却有爵、齿、德三把标尺;孔子之“仁”关注的是“礼”,重在束“下”,孟子之“仁”关注的是“民”,重在规“上”;孔子的“四绝”(《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有四绝,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偏重天理,而孟子的“四端”(《孟子·公孙丑上》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偏重人性”。仅此三条,便可证实“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哪怕是被合称为“孔孟之道”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

  当然,孔子与孟子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其一、他们都“法先王之道”,缺陷是不能与时俱进;其二、他们都“行仁义之化”,缺陷是对“利”的绝对排斥;其三、他们的那一套都不见容于当世,故有“仲尼菜邑陈蔡”而“孟轲困于齐梁”。

  孔子与孟子还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他们对于“法先王之道,行仁义之化”,都有一种“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孔子困于匡邑之时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孟子则是在离开齐国的时候对充虞说:“五百年必定有称王天下的人兴起,其间必定有著名于世的贤人。周兴起以来已有七百多年,……上天……如果想安抚治理天下,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是谁呢?”两者相比,孔子说得比较含蓄,孟子说得比较直露。但对于孟子来说,这并非狂言。例如,“仁义之化”而为“仁政”,“先王之道”而为“王道”,或许就是他对儒家文化的贡献,至少在《论语》之中,未必能够找出这两个概念。

  由此观之,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儒家,未必有错。但我们现在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不能什么事情都只注意合,而不学会分。合的好处是易记,一下子记住了两个“子”,要用时一言以蔽之,仿佛占了大便宜;然而,你真想要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那还是要分开剖析才行。既能综合,又能分析,庶几可算得研究。如果只会笼而统之地说个大概,那只能蒙人蒙己罢了。现在有些自称搞国学的,看似无所不通,其实也就知道些笼而统之的“蒙法”,从不肯下功夫深入进去。对这种学问,我们要警惕。(2010年8月9日《文汇报》)

1.下列不属于“孔孟思想毕竟是两家”的论据的一项是(     )

A.两者衡量人的价值标准不完全相同。

B.他们对于“仁”的理解也不相同。

C.孔子思想偏重天理,孟子思想偏重人性。

D.被合称为“孔孟之道”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捏合了孔孟二家,这个说法是能使人信服的。

B.孔孟都能“法先王之道”,却不能与时俱进。

C.孔孟都能“行仁义之化”,却绝对排斥“利”。

D.他们都有一种“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却都不见容于当世。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毕竟是两家,但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文化,提出“仁政”和“王道”的学说。

B.只有分开剖析,才能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C.做学问要脚踏实地,深入钻研,不能“无所不通”、笼而统之。

D.老子与庄子虽然都是道家巨擘,但他们的思想肯定“自成一家”。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