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公司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A产品单件工时定额10小时,经三道工序制造。各工序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2小时,第二道工序4小时,第三道工序4小时。各工序均按50%完工程度计算。本月完工产品300件,在产品18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40件,第二道工序60件,第三道工序80件。月初及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合计分别为:原材料19200元,工资及福利费9800元,制造费用1176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

(1)分工序计算完工率。

(2)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答案

参考答案:

(1)分工序计算完工率:

第一工序完工率=

第二工序完工率=

第三工序完工率=

(2)计算各工序的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的约当产量=40×10%=4(件)

第二工序的约当产量=60×40%=24(件)

第三工序的约当产量=80×80%=64(件)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合计=4+24+64=92(件)

(3)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计算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9200÷(300+180)=40(元/件)

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率=9800÷(300+92)=25(元/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11760÷(300+92)=30(元/小时)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00×40=120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80×40=7200(元)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300×25=7500(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92×25=230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300×30=9 0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92×30=2 760(元)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上市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丙公司2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贷方余额为:“股本”账户为 100000000元,“资本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盈余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为4000000元。
20×7年12月10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加资本公积600000元。20×7年度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4000000元,其中1~3月份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4~9月份实现净利润6000000元。
20×7年12月31日,丙公司可流通股股票的每股市价为4.13元。
20×8年2月15日丙公司董事会作出年度利润分配决议:按20×7年实现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不分配现金股利,也不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丙公司20×7年年报于20×8年2月20日对外报出。
2.甲公司20×7年1月1日持有丙公司法入股30000000股,其“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账户的相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为:“投资成本”为34400000元,“损益调整”为 3000000元。
甲公司于20×7年4月1日与乙公司达成资产置换协议:以持有的丙公司15000000股普通股(公允价值为45000000元)换入乙公司的厂房一处,并收取补价500000元,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资产置换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3.乙公司在与甲公司的资产置换前未持有丙公司股票,用于资产置换的厂房账面原价47000000元,已提折旧3200000元,该厂房的公允价值44500000元,并将取得的丙公司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
20×7年10月1日,乙公司用银行存款8300000元购入丙公司普通股5000000股,使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达到20%,符合权益法核算的条件采用权益法核算,不考虑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丙公司20×7年9月30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8000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7年12月31日,丙公司社会公众股股票的市盈率为( )。

A.14

B.22.94

C.27.17

D.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