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情:赵某拖欠张某和郭某6000多元的打工报酬一直不付。张某与郭某商定后,将赵某15岁的女儿甲骗到外地扣留,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共21天),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某支付报酬,但赵某仍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张、郭遂决定将甲卖给他人。在张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某 * * 淫了甲。张某找到了买主陈某后,张、郭二人以6000元将甲卖给了陈某。陈某欲与甲结为夫妇,遭到甲的拒绝。陈某为防甲逃走,便将甲反锁在房间里一月余。陈某后来觉得甲年纪小、太可怜,便放甲返回家乡。陈某找到张某要求退回6000元钱。张某拒绝退还,陈某便于深夜将张某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1、张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1分)。   2、郭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1分)。   3、张某和郭某是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的共同犯罪人(1分)。二人均应按非法拘禁罪和拐卖妇女罪,数罪并罚(1分)。   4、郭某和张某拐卖妇女罪应适用不同的法定刑(1分),其中张某按拐卖妇女罪的基础法定刑量刑,郭某 * * 淫被拐卖的妇女,法定刑升格(1分)。   5、陈某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1分),应当数罪并罚(1分)。   6、陈某所犯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由于他中途自愿将被害人放回家,属犯罪中止,可以不追究该罪的刑事责任(1分)。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语段阅读。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 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用“/”给文中第二、三段没有加标点的句子断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

(1)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

(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