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能源资源要素成本长期被低估,而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在强化。半年前,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不大,为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要求深化能源价格改革,调整天然气价格。各地政府都在准备上调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北京等多省市还举行了城市民用管道天然气输配价格调整听证会,天然气涨价可谓箭在弦上。当前,我国通胀预期不断高企,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更是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2010年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保持天然气价格稳定”,天然气暂停涨价。

材料二:北京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稳定物价精神,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通过新增“菜园子”等方式提高菜、肉、蛋等的自给率和应急保障能力,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了市场监督,严打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的行为;向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的理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暂停天然气涨价的唯物辩证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市政府在稳定物价中履行了哪些政府职能,以及为什么必须承担稳定物价的职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是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而能源资源等要素成本长期被低估,背离了能源资源的价值;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强化,被低估的能源资源价格不能如实反映市场供求。

(2)①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暂停天然气涨价有利于缓解当前通货膨胀预期,服务和服从于稳定物价,保障民生的大局。②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暂停天然气涨价是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的正确决策。

(3)①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严打恶意囤积和哄抬价格的行为,主要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向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履行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②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6分)

放 学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⑩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⑩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作者:龙应台。有删改)

小题1: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2分)

小题2:第①-③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塾?(2分)

小题3:品读第⑦-⑩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小题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5: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