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根据《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考核标准》的规定,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考核包括哪些方面的主要内容 2.A单位施工安全考核能否通过为什么 3.A单位在完成隐蔽工程后,在未通知监理人员到场检查的情况下,能否将隐蔽部位进行覆盖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为什么 4.该工程能否被评为文明建设工地为什么 5.施工单位遇到大量群众到施工现场阻挠施工事件时,应如何处理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依《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考核标准》中对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考核要求,其内容有基本建设程序、工程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四个方面。 2.作业面危险区应悬挂警示牌,夜间施工应安装安全防范的警示灯。若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单位的安全考核不能通过。 3.未经监理人员隐检,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开始后续工程施工。 4.发生死亡3人的事件属于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满足“文明工地”评审条件中关于施工安全考核的要求;施工单位在隐蔽工程施工中未经监理人员检验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违反规程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当地群众大量聚集事件,施工现场管理未达到“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规定的要求。 5.尽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争取有较好的施工环境;同时,要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反映情况,做好相关记录,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另外,要积极配合业主、当地政府做好群众安抚工作。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上的文字活泼、自由、亲切、幽默,特别贴近生活,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正初露峥嵘。但是,网络语言在向传统的书面语言挑战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自身的诸多问题。

很多人故意使用错别字。例如,把“我”写成“偶”,把“你”写成“泥”,把“这样子”写成“酱紫”,这在打字时既不经济,也无意义,但居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另外还有许多网民在网上使用夹杂英文、汉字、汉语拼音和数字的文字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如“94”(就是)、“7456”(气死我了)、“bt”(变态)、“3ks”(谢谢)、PMP(拍马屁)等。这势必会对现代汉语造成消极影响。与这种洋泾浜式的词汇并生的,还有语法的混乱。这些新的词汇和语法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认读困难,更为严重的是,会给汉语规范带来极大的破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该国家、该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泱泱中华,方言无数,不同地方的人们仅凭口语并不能够正常交流,却几千年来始终统一于同一种文化之下,正是由于有汉字作为维系的纽带。曾有人想用拼音取代汉字,结果失败了。这更加说明表意的汉字被广大的中国人认可、坚守,所以不能过度地、无序地用谐音来幽默,那将取消汉字的表意性。把汉字和西洋字母、阿拉伯数字混合、杂糅着使用,则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在网络化时代,我们必须注意保持汉语的纯洁。因为语言的纯洁意味着文化的纯洁。

我曾经在网上写过一篇与本文同题的文章,有一位网友与我辩论说:“什么是正统的汉语,要回到文言文吗?现代白话文发展了没多少年,是不是也不能算正统呀?美国英语相对于英国英语岂不是更不正统?”我的回答是:正统和纯正是不同的概念。法国人的文化骄傲是世界有名的。在法国,你跟他说英语,他明明能够听懂,也会摇头。他们害怕英语会凌驾于法语之上,也不愿意让英语影响法语的纯洁。这是对自己母语最深沉的爱,不是维护正统。白话取代文言,是让文字与口语统一,是进步的。而网络错别字,基本上没有口语的基础,只能造成文字混乱。

网络承担着文化责任。网络是最新的媒体,也是最有前途的媒体,它将在不久的将来君临天下。我们在网络上发表的文字,将为后来人的网络习惯奠定基础。当我们在网络上轻松地使用语言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对世界发挥影响?所以,我们上网,不仅仅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更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珍惜爱护祖先辛苦传下的语言文字吧!

小题1:下列对网络语言负面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语言中垃圾语言的泛滥破坏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现代汉语的纯洁性。

B.网络交流中使用的某些新词汇破坏了已被广大中国人认可的汉字的表意性。

C.网络语言中新词汇过度地、无序地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现代汉语规范。

D.网络语言中使用了大量错别字,这些错别字极大地破坏了汉字的口语基础。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民胡乱地使用一些简约、便捷的新词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纯洁。

B.网络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与原有语言偏离的语言现象,这是对传统书面语言的否定。

C.网络上的文字活泼、自由、亲切、幽默,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特别贴近生活。

D.有时法国人故意听不懂英语是不愿让英语影响法语的纯洁,这是对母语深沉的热爱。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网络语言中把汉字和西洋字母、阿拉伯数字混合、杂糅着使用,不但会破坏汉字的表意性,还会造成文字混乱和语法混乱。

B.在网络交流中使用夹杂英文、汉字、汉语拼音和数字的文字既不经济,也毫无意义。

C.网络是最新的、也最有前途的媒体,因此只要进行正确地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主流语言。

D.本世纪初很多人尝试用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结果宣告失败,这说明了网络语言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取代现代汉语的正统地位。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