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女,32岁,已婚。1999年11月3日初诊。妊娠5个月,体重明显增加,腹围增大迅速,超过妊娠月份;伴倦怠无力,懒言,腹部胀痛,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行动不便,小便较少,纳食不香;舌质淡润,苔白腻,脉缓。
写出诊断(病名、证型)、证候分析、治则、代表方药。

答案

参考答案:诊断:子满,辨证为脾阳不足。
证候分析:患者素体脾虚,或过食生冷寒凉之品,损及脾阳,脾虚则运化失职,水蓄胞中,故体重增加,腹大异常。脾主肌肉,脾虚则疲倦无力。水湿上迫心肺,故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纳食不香,舌质淡润,苔白腻,脉缓,均为脾阳不足之征。
治则:健脾渗湿,养血安胎。
代表方药:鲤鱼汤加陈皮、桂枝。
鲤鱼1条、白术10g、生姜3片、白芍15g、当归 15g、茯苓10g、陈皮6g、桂枝8g。

阅读理解与欣赏

综合性学习。(6分)

2012年是农历壬辰年——龙年。海龙中学九年级(8)班举行“龙年话龙”为主题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小题1:从古到今,人们对龙情有独钟,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试根据你的积累,写两个与“龙”相关的寓言或成语故事名称。(2分)

小题2:下面是汉字“龙”不同时期的字形,请按照汉字演变的进程进行排序:                    。(只写序号)(2分)

            

         A      B       C        D

小题3:神奇的龙,是几千年的华夏图腾,不仅是中国的象征,更承载着绵延至今的璀璨文明。作为中国最古老及最令人崇敬的象征之一,作为中国十二生肖里唯一一个抽象的物种,龙承载了更多的特别意义。请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探究龙的象征意义。(2分)

材料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说文解字》)

材料二:龙食于清而游于清;龟食于清,游于浊;鱼食于浊,游于浊。(《吕氏春秋·举难》)

材料三:孔子见老聃,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归哉?”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游龙耶!”(《史记·老子列传》)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