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家用轿车已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与此同时,与汽车相关的消费问题时有发生并快速增长。汽车相对于其 他日用商品属于大额的高级消费商品,与保险紧密相连。日前,北京市消协组织法律专家对汽车消费领域中涉及 保险的“霸王条款”进行了点评,此举为营造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加了一把油。  ●强制投保法无据  “乙方必须参加机动车全部保险(其中包括车辆盗窃险)。”――这是北京某停车场协议中的格式条款。  点评:该合同格式条款为不公平条款。机动车保险中只有第三者责任险是法律强制规定的保险,其他的险种 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可以办理,也可以不办理。该合同格式条款规定车辆存放人必须参加全部保险,是一种强制 交易行为。该合同格式条款的不公平之处在于:经营者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经营风险,通过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而 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 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 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第十条 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 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该合同格式条款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 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免赔规定不平等  赔偿处理的第(三)款为:“全车损失,在保险金额内计算赔偿,并实行20%的免赔率。被保险人未能提供《 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来历凭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证明 )》或免税证明的,每缺少一项,增加1%的免赔率。”――这是某保险公司汽车保险条款。  点评:该合同格式条款为不公平条款。消费者在购买车辆保险时,是按照车辆的购买金额,交纳相应保费购 买保险。而该条款规定“实行20%的免赔率”,即出险后,消费者只能获得80%的赔偿,而不能得到全额赔款。 实际上双方权利严重不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 制交易行为。”该合同格式条款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获得赔偿的权利。  保险企业具有独占的经营地位,与其相比消费者显得十分弱小。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合同形式限制自身权 利的不公平扩大,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权益,而不应利用自身独占地位的强势,制定不平等合同格式条 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出险理赔应公平  “按投保时保险车辆的新车购置价确定保险金额的:发生全部损失时,在保险金额内计算赔偿,保险金额高 于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车辆实际价值的,按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车辆的实际价值计算赔偿。”――这是某保险公 司的保险条款。  点评:该合同格式条款为不公平条款。消费者在购车后买保险时,要以新车的全部价款投保并交付相应保金。而在出险时,保险公司并不按照消费者投保的金额赔付,而是按“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车辆的实际价值计算赔偿”。双方的权利严重不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 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该合同格式条款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获得赔偿的权利。保险公司是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其合同格式条款的制定是否公平,涉及到所有的投保用户的权益。消费 者购买保险和出险理赔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令消费者困惑不已。其中,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不公平比较突出。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答案

参考答案:农民增收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新矛盾和新课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农民收入问题。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连续7年低速增长,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出现徘徊甚至减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现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产品供应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而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这些年关于农业和农村政策的众多文件中含金量最高、“实招”最多的一个。  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尽快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到底能不能落到实处,关系到执政为民的宗旨在农村到底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政策中,农民可以直接得到实惠的是,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按照统计,今年农业税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可减轻农民负担约70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可为农民减少负担48亿元;而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规模将不低于100亿元。  一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除农业税。这些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在实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一城乡税制的政策目标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对于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来说,一号文件无疑是个好消息。今后,国家将较大幅度地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今年起,将集中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主产区农业土地开发。国家用于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也主要用于主产区。  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的新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一直处在改革和探索阶段,但至今仍然是金融体制改革中主导思想最模糊、涉及对象最复杂和推动难度最大的改革。随着正规金融机构纷纷撤出农村,农民连最基本的金融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文件要求,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有再投资义务,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探索实行多种担保形式和设立农业担保机构等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中央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这些政策,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用不同方式剥夺农民的土地,已成为新形势下侵犯农民利益的主要形式。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为失地农民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并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  中央一号文件还制定了其他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合法权益,改善农业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环境;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加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的投资规模;切实执行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等。  总之,中央所制定的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圈子,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发展观的要求。只要这些政策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必将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