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以下为关于哲学方面的材料 材料1 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中国古代认为人“生而知之”,近代西方又有“天赋观念”说。 材料2 康德认为,在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自在之物”,它引起人的感觉,但“自在之物”只能提供认识的材料,认识的结果是由主体所具有的先验认识形式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成的。因此,人们所认识的只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所形成的表象。 材料3 休漠认为人所知道的只能是自己的感觉,所谓通过认识而发现的客观规律性或因果必然性,不过是人在多次重复感觉以后形成的习惯性联想,至于这种因果必然性是否真实地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我们是无法证明的。 材料4 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射说、蜡块说与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都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体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 材料5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想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材料6 列宁指出,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列宁还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3、4、5与6,分别指出其哲学倾向。 (2)分析材料1、2、3与4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3)材料5的观点中包含着可以驳倒材料1、2、3的观点的最令人信服的东西,是什么 (4)材料6揭示出了一个东西,它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材料2、3属于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或不可知论),材料4属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材料5、6均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材料1中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缺陷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材料2、3中的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的根本缺陷在于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材料4中的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简单地看作是主体被动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 (3)材料5中包含着可以驳倒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的东西,就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4)材料6中揭示出的一个东西是:认识的本质,

综合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