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情:姚某因在家中偷偷开设赌场,被李某告发,司法机关将姚某抓获归案。法院在2005年5月以赌博罪判处姚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姚某一直伺机报复李某。2006年8月12日,姚某找到其在某射击场工作的表兄刘某,谎称准备和朋友上山去打猎,想借刘某的枪用。射击教练员刘某即将自己的射击教练枪借给姚某。但同时提出,菪姚某免除刘某借其3000元的债务,就给姚某10发真子弹。姚某思考后答应,拿到枪后,将子弹上膛,准备去报复李某。在寻找李某的途中,姚某遇同学贾某。贾某问姚某:“急匆匆的去干啥”姚某答道:“李某不是东西,害得我被判3年,我找他算账去。”并掏出手枪晃了一下。贾某对李某也不满,就说李某正在家里养病。姚某遂赶往李某家,到李某家后,姚某踹开门,冲进李某的卧室,朝着床上睡觉的李某就打了一枪,结果将李某旁边也在休息的李妻打成重伤。姚某见到此情景后突生悔意,不再开枪,急忙抢救,李妻幸免于难。 问题:试分析上述案件中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对姚某的处理: ①姚某犯有非法持有枪支罪、非法买卖弹药罪、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姚某同意以免除债务换取子弹,属于购买弹药的情形,故成立非法买卖弹药罪。姚某在缓刑期间犯有新罪,即非法持有枪支罪、非法买卖弹药罪、故意杀人罪,因此,撤销缓刑,连同赌博罪一起数罪并罚。 ②姚某闯入李某家中,虽然成立非法入侵住宅罪,但其是为了报复李某的,因此,按照其实施的目的犯罪来处理。因此,存在牵连关系,成立牵连犯。 ③对李妻的开枪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姚某朝李某开枪,主观上明知开枪射击他人的危害,因此,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其射击不准,将李妻打成重伤,属于刑法上认识错误的打击错误。 ④姚某在能够继续对李某开枪的情况下主动停止,成立犯罪中止。姚某在能够继续对李某开枪的情况下主动停止,属于“自动放弃重复性侵害行为”的情形,符合犯罪中止的特征,成立故意杀人罪的中止。 (2)对刘某的处理: ①其属于配置枪支的人员,其出借枪支后,姚某用来杀人,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刘某成立非法出借枪支罪。 ②刘某以免除3000元债务作为条件,将10发子弹交给姚某,在数量上达到了犯罪程度,成立非法买卖弹药罪。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以免除债务为条件提供10发子弹,具有钱弹交易的性质,因此,属于非法买卖弹药行为。子弹数量为10发,符合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5月15日发布的《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达到犯罪程度,成立非法买卖弹药罪。 ③对刘某按照非法出借枪支罪、非法买卖弹药罪予以数罪并罚。 (3)对贾某追究故意杀人罪片面共犯的刑事责任,按照帮助犯从轻处罚。贾某为姚某指明李某所在地方,从而为姚某的杀人行为提供帮助,但该帮助并不是贾某和姚某双方协商的结果,而是贾某主动提供的,因此,贾某对姚某的杀人行为提供了姚某并不明知的帮助,这属于刑法上的片面共犯,而且是,片面帮助犯,应按照帮助犯单独对贾某作出处理。[考点] 枪支弹药类犯罪、刑法上的错误、共同犯罪

阅读理解与欣赏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1)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2)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3)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4)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藏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5)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6)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7)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8)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9)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10)“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11)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睡。

  (12)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13)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14)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15)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士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16)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17)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18)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19)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20)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21)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22)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23)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24)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25)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26)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27)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28)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29)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时,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这两种手法。如“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又如“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就分别运用这两种方法。

B.在第13段中写了一个梦,一个温馨而令人神往的梦;但又是一个噩梦,一个破坏美好毁灭愿望的噩梦。梦的情景昭示着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C.作者善于将人物放在矛盾中塑造,作品文笔细腻,情感丰沛,表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D.这篇小说写战争,没有枪林弹雨,以两个人之间的对峙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可谓别出心裁。

E.“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他”对洗澡所引发的严重后果的预感,暗示他必然的悲剧的结局,为后文作铺垫。

2.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1)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第18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去掉结尾一段更耐人寻味。哪一种结尾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