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企业是一家于2008年1月10日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贸易公司,当月发生以下事项:
(1)1月15日甲公司在尚未取得税务登记证的情况下,公司财务人员小刘到当地某城市商业银行办理基本存款账户的开立手续,银行认为甲公司手续不全,未办理;小刘又到另一家工商银行开立了一个一般存款账户,于1月15日从该账户发放了职工工资40000元。
(2)1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商品,并签发一张转账支票给乙公司用于支付货款,但甲公司在支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约定由乙公司自行填写。乙公司于2月1日向付款银行提示付款。已知,甲公司在付款银行的存款足以支付支票金额。
(3)1月25日甲公司签发一张面额为20000元的支票,用于向丙企业支付租赁费。丙企业在向银行提示付款时,银行发现该支票为空头支票,遂予以退票,并对甲公司处以1000元罚款。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票据法》等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1)某城市商业银行未给甲公司办理基本存款账户的开立手续,处理正确。根据规定,存款人如果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还应出具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甲公司尚未取得税务登记证,所以,银行可以拒绝为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2)甲公司从工商银行的一般存款账户中发放职工工资,做法不正确。根据规定,存款人的工资、奖金,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不能通过一般存款账户办理。
(3)甲公司签发的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支票有效。根据规定,收款人名称并非支票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支票的收款人名称,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4)付款银行可以拒绝向乙公司付款。根据规定,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本题中乙公司于2月1日才向银行提示付款,已经超过了法定的提示付款期限,银行可以拒绝付款。
(5)银行对甲公司签发空头支票处以1000元罚款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的,银行按票面全额处以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

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经学读本与教学方法的演变

张亚群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深化。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起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儒家经典从“九经”展到“十三经”,并形成“四书”。经学文本从多家注疏逐渐统一。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从《五经正义》演变为《四书集注》;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训练。

潘光旦认为,理学与科举的流弊是导致中国教育由主动变成被动、由启发变成训练的三个因素之一,他辨析“教”与“训”的差异:从字面上看,“训是有言之教,教是无言之教”:“训”与“教”是政治与教育的一个基本分别,“政治用得着训,而教育用不着训”。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根本找不到一个“训”字。“教”字也用得很省:分别只有7个和18个“教”字,并且与狭义的教育没有多大关系。相比之下,“学”字用得较多:《论语》里至少有56个“学”字,《学记》中有48个“学”字,甚至题目也用“学”字,而不称“教”。这种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而有深切的教育的意义的”。它说明,在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自动的学重于被动的教”;“真正的教育,不但教别人能自动的学,更教自己作进一步的学的功夫”。

对比官学与早期书院在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颇能反映科举制下教育方法的变化。宋代书院秉承儒家通识教育传统,十分重视境培养学生自觉能力。朱熹认为,学问靠自己积累,义理靠自己探索,为师者只是引路人,只负指导学生读书之责。他提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期微”;“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如是学”。朱熹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升堂讲说,认真读书、自行理会,互相切磋,质疑问难,优游山水之间,等等。朱熹门人后学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居敬持志”六项。元代程端礼据此编著《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用以指导学童读书。

相比之下,官学教育主要以应试为目的,实行训诫教学方式。办学者只重视月课、季考,很少有实际教学活动。明清时期,这种教育状况日趋明显,难以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小题1:下列关于“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经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的子夏和荀子。

B.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学问的“经学”源远流长。

C.隋唐而下,“经学”就成为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

D.《四书集注》是经学文本从多家注疏演变为逐渐统一的一个标志。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科举制度下的教育方法是早期书院式教学方法,由原来学生主动学习变成被动的教,由原来的启发式教学变为训诫式教学。

B.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找不到一个“训”宇,说明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启发,认为主动学习才是教育的根本

C.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训练,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切的教育的意义的

D.朱熹认为老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引路人,担负着指导学生读书、训练学生能力之责,他的看法流弊甚远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因此,通识教育的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强调自学。

B.对儒家通识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学,从“九经”扩展到“十三经”,说明儒家思想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C.朱熹的教学法和读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自学,对后人很有借鉴意义。

D.明清以应试为目的官学教育,深受理学与科举流弊的毒害,很难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