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上海东方公司是一家亚洲地区的玻璃套装门分销商,套装门在香港生产然后运至上海。管理当局预计年度需求量为 10000套。套装门的购进单价为395元(包括运费,单位是人民币,下同)。与定购和储存这些套装门相关资料如下:
(1) 去年的订单共22份,总处理成本13400元,其中固定成本10760元,预计未来成本性态不变。
(2) 虽然对于香港源产地商品进入大陆已经免除关税,但是对于每一张订单都要经双方海关的检查,其费用为280元。
(3) 套装门从生产商运抵上海后,接受部门要进行检查。为此雇佣一名检验人员,每月支付工资3000元,每个订单的抽检工作需要8小时,发生的变动费用每小时2.5元。
(4) 公司租借仓库来存储套装门,估计成本为每年2500元,另外加上每套门4元。
(5) 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破损,估计破损成本平均每套门 28.5元。
(6) 占用资金利息等其他储存成本每套门20元。
(7) 从发出订单到货物运到上海需要6个工作日。
(8) 为防止供货中断,东方公司设置了100套的保险储备。
(9) 东方公司每年经营50周,每周营业6天。
要求:
(1) 计算经济批量模型公式中“订货成本”。
(2) 计算经济批量模型公式中“储存成本”。
(3) 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4) 计算每年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5) 计算再订货点。
(6) 计算每年与储备存货相关的总成本。

答案

参考答案:

(1) 订货成本=(13400-10760)/22+280+8×2.5

=420(元)

(2) 储存成本=(4+28.5+20)=52.50(元)

(3) 经济订货批量

(4) 每年相关总成本

(5) 再订货点R=L×D+B=6×10000/(50×6)+100

=300(套)

(6) 每年与储备存货相关的总成本

=395×10000+(420×10000/400+10760+3000×12)+

(52.50×400/2+52.50×100+2500)

=4025510(元)

或:

=395×10000+21000+10760+3000×12+52.50×100+2500

=4025510(元)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每题3分)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内,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画竹一枝,直白金一锭,然人多以馈遗得之。昶,字仲昭,永乐十三年进士,后改庶吉士,历官太常寺卿。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其后,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益见昶所画竹石,亦遂不复画竹。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②氍毹(qú shū):一种毯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写:摹画。

B.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期:约定。

C.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颔:点头。

D.昶……同以文名,同善画竹               名:闻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绂始为作画                      B.昆山夏昶者……亚于绂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D.然人多以馈遗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绂“高介绝俗”的一组是 (  )

①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②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③虽豪贵人勿顾也             ④明旦访其人赠之

⑤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⑥绂颔之而已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能做工,而且会唱歌和作诗,还爱好读书,“写山木竹石”,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藏的书来换,王绂才给他作画。

D.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夏昶见到张益的《石渠阁赋》后,就不再作赋了;张益见到夏昶画的竹石后,也从此不再画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