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患儿,6岁。因全身皮肤出现小出血点1周就诊。患儿10日前曾有发热、流涕、轻咳,自服双黄连口服液及退热剂而愈。1周前患儿突然双下肢出现针尖样大小出血点。膝关节以下多见,近2日出血点逐渐增多,躯干部亦有散在出血点。目前患儿胃纳欠佳,口干喜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体格检查:精神较差,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舌红苔薄,脉数。胸腹部及双下肢可见针尖大小、颜色鲜红的出血点,双膝下出血点比较密集。体温37.8℃。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5.2×109/L,中性粒细胞52%,淋巴细胞43%,单核细胞5%;血小板计数 42×109/L。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西医诊断,证候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①中医诊断:紫癜,血热妄行证。 ②西医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③证候分析:患儿面色苍白,形体消瘦,为素体虚弱之象,故卫外功能不固,易为外邪侵袭。10日前患感冒,就诊时体温37.8℃,可见病因为感受外邪之后,热伏血分,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不循经,留于肌肤皮下,而发为紫癜。口干喜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均为血热之象。 ④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⑤主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⑥犀角(水牛角代)30g(先煎),生地10g,赤芍10g,丹皮10g,紫草10g,玄参10g,白芍10g,当归10g,黄芩8g,侧柏叶10g。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