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民同初年的教育改革。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在教育方面,于1月9日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立即着手对封建主义旧教育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改造。 (1)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南京临时政府实施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制定教育方针、颁布新的学制和改革旧课程几个方面。 ①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对清朝政府颁定的教育宗旨进行批判,提出对青少年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即主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蔡元培的思想指导下,同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临时中央教育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并于9月2日正式公布实行。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②颁布新学制。1912至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公布了新的学校制度,这两年分别称为壬子年、癸丑年,因此新的学制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设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个系统: 普通教育分三段四级。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男女同校;高小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4年,男女分校。高等教育6至7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至4年;专门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医科4年)。学前儿童入蒙养院。大学毕业后可入大学院,毕业期限不定。儿童7岁入学至大学毕业,共18学年。 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两级,程度分别相当于中学、大学。 实业教育分设乙种、甲种实业学校,均3年毕业,分农、工、商、商船4类,程度分别相当于高等小学、中学。另有实业补习学校、补习科等。 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同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的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它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沿用至1922年。 ③颁布新课程标准。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表,更具体地对有关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授课时数都做出规定。 小学各科强调教学的教育性,各科目都应随时提示国民道德教育的相关事项;适应儿童生活,注意选择生活上所必需之知识技能进行教授;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注意男女儿童的差别;注意各科教学在目标、方法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配合。 中学校开设修身、国文、外国语等课程,女子中学加家事、园艺(可缺)、缝纫等课。强调外国语应以英语为主,特殊情况下才可从法、德、俄语中选择一种。 按照《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预、本科的课程为修身、教育、国文等,女子师范学校免农业(或商业),加家事、园艺、缝纫课,五年中英语开课总时数也较男子师范约减三分之一。教育类课程是反映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比重较大,包括普通心理学、论理学大要等。按每周1小时,开设1学年为1单位计算,教育类课程共计19个单位,约占预、本科课程总量(170单位)的九分之一。另外凡与小学教学有关的课程内都开设有该课程的教授法。 根据《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预科课程有伦理学、国文、英语、数学、论理学、图画、乐歌、体操等。本科分为6部,各部课程不同。其中心理与教育类课程统一为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吏、教授法、学校卫生、教育法令等,共计10个单位。第三学年第三学期全部安排实习。 (2)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意义 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是近代资产阶级刘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加强了教育和实际生活以及儿童身心实际情况的联系,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要求,是资产阶级新教育反对封建主义旧教育的一次重大胜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有着历史进步意义。 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教育的改革上也有许多不彻底的方面。壬子癸丑学制和各种学校教育法令,很多是参照日本的办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本土化的问题。在课程方面还保留了很多封建主义的因素,如修身课和伦理教本中还演习礼仪,要进行孝悌的教育,对女子还是更多地强调贞淑教育,在学习内容和程度上也有很多要低于男子。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