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______。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邰——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士兵们听了,一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着渴了,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该典故体现的哲学原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积极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问答题

已知数据文件IN.dat中存有200个四位数,并已调用读函数readDat()把这些数存入数组 a中,请编写函数spellNum(),其功能是:把个位数字和千位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新的二位数(新二位数的十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个位数字,新二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千位数字),以及把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组成另一个新的二位数(新二位数的十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百位数字,新二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十位数字),如果新组成的两个二位数均是偶数并且两个二位数中至少有一个数能被9整除,同时两个新数的十位数字均不为0,则将满足此条件的四位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存入数组b中,并要计算满足上述条件的四位数的个数cnt。最后 main()函数调用写函数writeDat(),把结果cnt以及数组b中符合条件的四位数输出到OUT.dat文件中。
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经给出。程序中已定义数组a[200]、b[200],已定义变量cnt。请勿改动数据文件IN.dat中的任何数据及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和写函数writeDat()的内容。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 200
int a[MAX], b[MAX], cnt = 0;
void spellNum()void readDat ()
int i;
FILE *fp;
fp = fopen("IN.dat", "r");
for (i=0; i<MAX; i++)
fscanf(fp, "%d,", &a[i]);
fclose (fp);void writeDat()
FILE *fp;
int i;
fp = fopen("OUT.dat", "w");
fprintf(fp, "%d\n", cnt);
for (i=0; i<cnt; i++)
fprintf(fp, "%d\n", b[i]);
fclose (fp);void main()
int i;
readDat ();
spellNum ();
printf("满足条件的数=%d\n", cnt);
for (i=0; i<cnt; i++)
printf("%d ", b[i]);
printf ("\n");
writeDat ();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