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fclose(wf);

答案

参考答案:void num(int m,int k,int xx[])
{
int data=m+1; /*从大于整数m的数开始找*/
int half,I,n=0;
while(1)
{
half=data/2;
for(I=2;I<=half;I++) /*如果该数依次除以从2到一半的整数,余数都不是0,
则该数是素数*/
if(data% I==0) break; /*如果余数为0,则退出循环,取卞一个数判断*/
if(1>half)
{
xx[n]=data;n++; /*判断该数为素数后,将该数存入数组xx中,并累计素
数的个数*/
}
if(n>=k)break; /*如果累计素数的个数超过了要求的个数,则退出循环*/
data++; /*如果累计素数的个数小于要求的个数,则继续取下一个数*/
}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如下:
(1)循环结构与选择结构的嵌套使用。
(2)强行退出循环结构。
(3)特殊运算符“%”的使用。
素数是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不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1除外)。在本题中,首先要结合相关数学知识找出判定一个数是否为素数的方法,从而对数据进行筛选。如果数据a依次除以从2到a/2的整数,余数都不是 0,则该数是素数。因为所给的数据是连续的数,而且最终所求的数据的个数一定,所以这里可以使用循环结构对数据依次筛选。同时嵌套选择结构对筛选的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在a依次除以从2到a/2的整数的过程中,只要有一次余数为0,则可退出这一层循环,即退出整除取余的循环,进入下一个数的判断中。

选择题
问答题

公民张某于2000年4月完成了一项“水变油”的方法发明,5月利用A企业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测试,并向A企业支付了100万元的测试费用。在测试过程中,A企业的职工王某窃取了张某的技术秘密后,于2000年6月将该技术秘密转让给李某,李某不知道王某的技术秘密系窃取所得,并向王某支付了200万元的转让费。张某得知李某使用自己的技术秘密后,要求李某向其支付合理的使用费、承担保密义务,李某向张某支付使用费后,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2001年12月,张某将该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权以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甲公司,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的书面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初步审查认为该方法发明符合专利法的规定要求,于2003年7月1日即行公布。2004年10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甲公司的请求,对该方法发明进行实质审查后,于2005年1月1日作出授予甲公司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并于同日予以登记和公告。2005年4月,甲公司对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分别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以下情况:(1)乙公司于2004一年1月1日开始,多次使用甲公司的该项方法发明。2004年12月15日甲公司得知后要求乙公司支付使用费时,遭到乙公司的拒绝。(2)2005年4月1日,甲公司得知丙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于2005年2月1日在与某公司的买卖合同中使用甲公司的专利号,非法获利20万元。(3)丁公司在2002年1月1日前已经使用相同的方法,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取得发明专利权后,丁公司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该方法。2005年6月1日,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丙公司的侵权行为成立。丙公司于2005年6月10日向甲公司支付了赔偿金20万元。2005年8月1日,甲公司的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于是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以下问题:(1)张某的发明是否属于A企业的职务发明并说明理由。(2)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3)甲公司的发明专利权自何日起生效其20年的保护期限从何日起计算(4)指出甲公司对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5)指出甲公司对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6)丙公司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丙公司及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何种刑事责任(7)在甲公司对丙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在甲公司还是丙公司并说明理由。(8)丁公司的行为是否属于专利侵权并说明理由。(9)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