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地表下第一层土为杂填土,厚2m,重度 16.0kN/m3;第二层土,粉土厚4.5m,黏粒含量ρc=14%,饱和重度19.6kN/m3,Es=7.20MPa,试验测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其下为较厚的淤泥质黏土:重度19.0kN/m3,Es=2.40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5kP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m处,可取基底埋深d=2.0m。

基础为框架内柱下矩形台阶基础,矩形柱500mm×500mm,基础底面尺寸4.5m×4.5m,基础高度900mm,100厚C10混凝土垫层。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轴心力设计值F=3200kN,计算得基础底面反力P=198kPa,底面平均附加压力Po=166kPa。矩形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基础底板钢筋HRB335。

计算:

粉土层地基压缩变形量值最接近()。

A.90.1mm

B.80.0mm

C.72.5mm

D.19mm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粉土层地基压缩变形量值: 根据矩形基础,ι/b=2.25/2.25=1;z/b=4.5/2.25=2 查均布矩形基础角点下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表,得到:α=0.1746 粉土层地基压缩变形量这里容易出错的是,计算地基变形时利用的是角点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而计算的是中心点的沉降量,计算时将矩形基础分成四个小矩形,基础中心就成了四个小矩形的角点,按矩形角点下查表得出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要乘个4倍。

判断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