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西机公司2月末的有关资料如下:
“原材料”总账借方余额45000元,其所属明细账的余额如下:
甲材料:300千克单价60元计18000元
乙材料:200千克单价90元计18000元
丙材料:200千克单价45元计9000元
“应付账款”总账贷方余额38000元,其所属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如下:东方公司22000元;先锋公司16000元。
“银行存款”总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均为150000元。
西机公司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3月3日,从东方公司购入甲材料500千克,单价60元,计30000元;乙材料300千克,单价90元,计27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2)3月8日,车间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700千克,单价60元,计42000元;乙材料300千克,单价90元,计27000元。
(3)3月15日,从先锋公司购入甲材料300千克,单价60元,计18000元;乙材料400千克,单价90元,计36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4)3月26日,以银行存款偿付前欠东方公司货款50000元和先锋公司货款46000元。
西机公司的会计人员,已经完成了设账、登记期初余额、填制记账凭证、过账、结账以及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工作。

西机公司“原材料——乙材料”明细账3月末余额为( )元。

A.8100

B.63000

C.54000

D.15000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原材料——乙材料科目余额的计算
由第3题解析的计算公式可知,乙材料期末余额=18000+(27000+36000)-27000=54000(元)。

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据美国发现频道报道,几家宇航公司正在进行一项试验,试图在1998年11月9日向太空发射一个叫做“进步号”的“大镜子”,在夜晚把光明带给世界上任何一个需要它的城市。这面大镜子反射的太阳光比满月时的光大约亮十倍。 这面“大镜子”其实是用镀铝的聚酯薄膜做的直径为25米的反射器。它被发射到太空后,将在24小时内围绕地球轨道旋转16圈。工作人员可以从空间站使用操纵杆控制反射光,使光线到达北半球的城市,使这些城市摆脱由于北极地区漫长的冬夜造成的生产和生活的不便。这项名叫“南亚2—5”的试验将在莫斯科附近进行。策划者“航天瑞佳塔”联合会希望该试验能激起各方的兴趣,以使在未来能向太空发射200个这样的反射器。1993年2月,一项叫做“南亚2”的试验就已经进行过。但那时用于反射太阳光的镜子只能反射相当于月光亮度的光线,因为那个反射面的直径只有20米,而且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镜面,还不能遥控。尽管策划者对这项计划摩拳擦掌,天文学家们却并不喜欢商家们的这个主意。“我简直难以想像失去夜空的景象。这些公司的脑筋一定是出了问题。”丹尼尔·格林——剑桥一个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天文学家说。批评家担心,昼夜的自然更替被打乱,植物和动物很可能会深受其害。但策划者表示,反射器将只有在被要求时才会提供这种反射太阳光的服务,并将精确地控制反射的落点,使之只照在城市和工业区内约8公里范围的地方,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宇航公司发射“大镜子”的意图是()。

A.在夜晚把光明带给任何一个需要它的城市

B.解决北极地区漫长的冬夜造成的生产和生活的不便

C.给人类制造失去夜空的景象

D.只照亮城市及工业区内8公里的范围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