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判断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知识,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答案

参考答案: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 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材料2:1971年9月,赫鲁晓夫逝世,其遗体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 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张建华《俄国史》

(1)材料1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 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2中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的?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赫鲁晓夫改革之后,苏联历史上还进行过哪两次大规模的改革。

                                                                                                                                                                

问答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

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电解水制氢:2H2O

 电解 
.
 
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
 高温 
.
 
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

   TiO2   
.
太阳光
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

高温
CO+3H2

(2)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3min到10min,v(H2)=______mol/(L•min).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H2,同时生成1mol 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 (CH3OH)/n (CO2)增大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升高温度B.恒温恒容充入He(g)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④相同温度下,如果要使氢气的平衡浓度为1mol/L,则起始时应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______mol H2,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

(参考数据:

7
=2.64;
448
=21.166.计算结果请保留3位有效数字.)

(3)CO2加氢合成DME(二甲醚)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

2CO2(g)+6H2(g)→CH3OCH3(g)+3H2O.有人设想利用二甲醚制作燃料电池,

以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试写出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