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 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治之”;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 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 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引自哪本书作者是谁该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派的观点他们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3)材料三比材料一、二在内容上有哪些进步 (4)材料三在内容上有哪些不足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海国图志》。魏源。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洋务派。不同之处:材料一认为近代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国侵略的威胁;材料二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而影响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3)材料一、二都是企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材料三则提出了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4)不足之处是否定一切中国传统文化的片面认识。